

阅读滋养心根 书香浸润童年
作者: 曹永鸣 黄华 谷雯
编者按:
一本书就像是一颗种子,它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他们未来的精神支柱。近年来,全民阅读日渐盛行,青少年作为国之栋梁,更是推进阅读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的阅读工作,始终把阅读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途径。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这样寄语青少年:“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阅读,全国各地各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以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遴选活动的通知》,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等环节,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64个区域优秀案例和99个“书香校园”。其中,我省的哈尔滨市花园小学、鹤岗市煤城小学、佳木斯市立新教育集团入围“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书香校园’名单”。花园小学的“幸福种子”阅读课程、煤城小学的“三雅”校园、立新教育集团的“阅读嘉年华”等项目在遴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书香”代表。
学校是推进青少年阅读的主阵地,通过创建“书香校园”、构建“书香课程”、开展阅读活动等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蕴。本期特别约请了三所学校进行经验分享,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学校的“书香”工程提供借鉴。
摘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以下简称花园小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学校打通家、校、社壁垒,以“种子教育”思想为引领,营造阅读实践场域,潜心打造“幸福种子”阅读课程,借力数智技术激活学生成长的内驱力,逐步形成了“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完整阅读生态体系。在师生、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在思维碰撞,分享创生的读书活动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文化的根,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阅读;书香校园;三类课程;数智赋能
花园小学始建于1925年,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沿承“诚敬勤朴、志同道合”的校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学校确立了“为学生一生幸福与发展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2013年在曹永鸣校长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生态花园、幸福种子”的育人文化特色[1]。
近年来,花园小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开展以“阅享书香,读领未来”为主题的大阅读项目,创建“书香校园”。此项目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师生、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在思维碰撞,分享创造的读书活动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文化的根,一个快乐的童年。
一、研发,丰盈书香阅读羽翼
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根据课标和教材中对于课外阅读数量和内容的要求,从2020年《教育部中小学阅读指导书目》中选取学生阅读内容,并在课程化的实践中完成了“阅读课程研发———阅读课程实施———阅读效果测评”的完整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书香浸润中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五段十级”,调动阅读内驱力
根据课标和教材中对于课外阅读数量和内容的要求,花园小学自主研发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幸福种子“悦”读手册》。手册中包含了“阅读篇”与“积累篇”:“阅读篇”与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向学生推荐10本必读书籍和3本选读书籍相配套,并利用每周一节课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分享阅读收获,帮助学生养成有计划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篇”涵盖着教材课标中要求积累的古诗文,每日清晨以经典诵读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活动中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还在一至五年级共设十个级别和五个段位,调动学生的阅读内驱力不断进阶。每学期末,“五段十级”的阅读晋级赛,成为了学生盘点一学期阅读收获,展现阅读风采的闪光时刻。如今手册经过多年的修订完善,已经晋级到9.0版本,不断为花园“小种子”供给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三类课程”,激活阅读创造力
花园小学共有三类读书课程,分别是:经典阅读课、讲故事课和“阅读+”实践课。“经典阅读课”借助悦读系列手册中教师精心研究与之相匹配的阅读学习单,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审读课,师生共同阅读成长。“讲故事课”中教师鼓励学生走进“故事”世界,阅读“民俗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美德故事”“科学家故事”……让每一个花园学子在阅读中亲近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经典,用500个故事来丰厚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阅读+”实践课是根据各学段特点,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在一年级开设了“我是小播音员”“我是汉字小专家”,二年级开设了“我是小演员”“我是小诗人”,三年级开设了“我是成语小擂主”“我是小小解说员”,四年级开设了“我是小评论员”“我是小发现家”,五年级开设了“我是小辩手”“我是小编辑”等语用实践课程,让学生把所读、所学、所思内化,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有效推进学生的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阅读进程。
二、营造,创设书香校园生态
花园小学把阅读经典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培植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上,在软硬件设施投入上,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创设激发学生爱阅读的文化氛围,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每天可以坐在木制的小转椅上,悠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主楼三楼设有“种子书吧”阅读环廊,五育楼设有红孩子文化阅读广场,学生在这里通过借阅机自主挑选书籍,实现我的阅读我管理。花园小学的每间教室里都设有读书角;各楼层设有电子图书、多媒体阅读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学校还通过操场上的宣传板、班级的黑板报、楼廊展示板定期刊发学生推荐的经典、读书感悟,供学生赏析、交流。每天休息时间,学生三三两两地或坐在草坪上,或坐在花坛的座椅上进行读书交流,这已成为花园小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一个不爱阅读的教师无法培养出爱阅读的学生,因此除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也着力为教师打造温馨的阅读环境。学校按照学科学年组组建“书香团队”,成立“书友会”。教师利用点滴时间自主阅读专业书籍,每周进行读书分享交流,校园中随时可以看到教师静心读书的身影,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在这样良好氛围的带动下,学校鼓励全体家长进行每日亲子共读,全力打造“书香家庭”,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的“书香家庭”并向全校家长分享阅读经验,帮助更多的家庭走进阅读的世界。
三、评价,促进阅读内力生长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明确的实施目标、改革方向与优化路径;同时,方案中也重点提到“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改革学生评价”的关键点。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能力,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2]。因此,对于阅读水平输入质量的评价,花园小学采用“线上测评”“线下晋级”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评价学生各项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
(一)线上测评,诊断阅读能力
学校借助AI数据统计,对学生阅读输入质量进行精确诊断,用大数据分析来精准定位每位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得学生从阅读而生发的隐性能力的养成进程可视化,从而勾连花园小学语文素养环,让能力与素养落到学生的真实语文生活中。根据阅读分级测评理论体系,从字词掌握、信息提取、归纳推理、欣赏共情、反思评价和想象拓展六个维度对学生的阅读输入质量进行科学诊断(见图1),各个维度之间循序渐进,依次进阶,并各自独立,形成一个阅读能力测评的完备闭环(见图2)。

学校采用定期查阅阅读报告的方式来了解各校区、各学年、各班级以及每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情况,并通过对数据、维度图及报告的解读,确定下一阶段学校在语文课、校本阅读课上的教学方向。例如,通过各年级上、下学期阅读能力维度图的对比分析(见图3),我们发现2022-2023上学期两校区某年级在信息提取、欣赏共情、归纳推理、反思评价和想象拓展方面都比较薄弱,于是在下学期加强了主管领导在集体备课中的引领,开展了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与教学方法的研讨,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课堂上对阅读策略的有效指导,为阅读能力提供了生长的丰富养分,助力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整体提高。
以下是近期线上阅读测评的两校区整体报告及解读:
全校学生阅读等级分布评价与分析:全校整体学生阅读等级分布在阅读等级正常进阶范围内;学校两个校区1-2年级大部分学生处于1级阅读等级,符合阅读能力理性分级、柔性进阶的科学设置。3-4年级学生多数处在4级阅读等级,说明这部分学生阅读等级发展高于同年龄段的学生,体现出学校的阅读氛围和导读措施充分、得当,培养出一部分跨级成长的学生;全校有达到5级阅读等级学生877人、达到6级阅读等级学生850人,5级和6级属于普通初中阅读水平。比较上一月份,每个等级的学生都有增长趋势。有更多的学生达到了更高的级别,建议教师们可以为学生推荐更多好书。
整体有效阅读书目完成情况较好。3月份发布的阅读计划情况如下:一年级发布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共3本,二至五年级发布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共4本(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合称为有效阅读书目)。两个校区的1-4年级有效阅读书目达标率均在97%以上,一校区一、三、四年级和二校区二至四年级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有效阅读书目,其他年级数据也接近达标。其中南岗校区一年级和哈西校区二年级的阅读情况最为突出。五年级未全员完成必读本数的原因与所读书籍的字数和内容的深度有关。各学年的阅读数量均达到或超过课标要求。
全校学生阅读能力维度分布评价与分析:两个校区各个年级综合来看:其中维度最高的是字词掌握能力,字词掌握能力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发展阅读能力的基础。教师的耐心教导让各个年级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两个校区很多年级能力最低值都为欣赏共情能力。欣赏共情能力要求:共情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情感困扰的能力。它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共情能力是关键的领导力和人际沟通技能。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建立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在阅读时多复述、勤动脑、会思考、多表达,不断提升该项阅读能力发展。
正是有了AI数据助力阅读评价,才为每位学生精准呈现出阅读素养的画像,破解了阅读能力提升的密码。

(二)线下晋级,评价阅读等级
每学期学校以乐考晋级的方式记录学生的阅读成长足迹,评价学生每阶段的阅读等级,以赛促成长。通过“每日清晨诵读,学期末人人过关”,用五年的时间学生通关晋级,直至达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学校每学期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阅读小明星”评选活动,定期评选“阅读大王”“阅读明星”“阅读小学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博士”。积极的评价,科学的诊断,犹如灿烂的阳光,帮助种子明确生长的方向,获取成长的能量与动力。
四、平台,展现阅读成长效能
(一)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丰富阅读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