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探寻读书方法 着重打造“书香”工程

作者: 邸士秀 郭珅珅 周闻

摘要:在深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中,鹤岗市煤城小学围绕“和谐雅正,培根铸魂”的办学理念,构建多元共生、自主融合的“蕴雅课程”体系,“提升师生阅读素养”的宗旨,塑造“博学善研,身正乐业”的儒雅教师队伍、培养“品正志高、学勤行雅”的文雅学生群体,打造“和谐雅致、书香醇美”的高雅校园的“三雅”目标,积极实施“三个共读”工程:校长与教师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家长与孩子共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营造校园阅读良好氛围,交流阅读优秀经验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文雅少年;“书香”工程;书香校园

阅读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学校努力使读书方法走向深层次,所以将目标定位于“读书方法的探究”,旨在通过彰显书香、筑牢书香、绽放书香、筑梦书香、收获书香等工程建设,总结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读书方法,推进学校的书香文化建设。近年来,学校以书香理念为引领,以书香目标为主导,以书香活动为途径,着力打造读书方法研究的五大特色“书香”工程。

一、营造和雅环境,彰显书香氛围

学校力争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步入校园,目之所及,皆为书影。学校每个楼层的书香展示墙面,有鼓励阅读的宣传标语,有圣贤经典的名著思维导图。教学楼拐角走廊设立了公共图书柜,大大方便了学生在课间的随手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学校处处可见图书角、书架,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方法、阅读感悟,做到处处可阅读,时时能阅读,让书香无处不在。教室是营造读书氛围的主要阵地,让教室有书香味是最重要的[1]。走进班级就像走进了书的世界,丰富的书籍让师生在历史和文化中穿行探险。

书香流韵,厚学养德。班级书香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书香班级建设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文化书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生将自己收藏的书籍带到学校与同学进行分享,丰富每位学生读书的内容。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展示了学生创编的诗配画、阅读感悟、读书小报、思维导图……许多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记录写到“读书储蓄卡”中。

二、严抓常规常态,筑牢书香体系

(一)基本模式课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将阅读课纳入课程计划,各班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强化阅读指导,保障阅读时间。教师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整本书阅读。

(二)常规诵读课

学校利用班级风采展示、早读课诵读以及中午的午练时间专门安排诵背。为减轻学生背诵经典的负担,各班还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诵读”活动,推行班级共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常规诵读课注重点燃学生的诵读激情、传授恰当的诵读方法、适时指导,巧妙背诵、树立自信心,提高诵读水平,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提高读书效率,使中华民族的“经”“典”润泽学生的心灵,唤醒读书智慧灵气,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

(三)特色校本课

校本课程依据年段实际,一年级开设了《弟子规》诵读课、二年级开设了《三字经》诵读课、三年级开设了《唐诗》诵读课、四年级开设了《论语》诵读课、五年级开设了《元曲》诵读课、六年级开设了《毛泽东诗词》赏析课,积淀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诗词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学校把每周一诗、美文朗诵结合起来,每学期举行1次师生共同参与的美文朗诵,培养学生语感,颇有成效。

三、开展多彩活动,绽放书香梦想

(一)清风漫卷书香来,以书为伴乐自来

学校十分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书签比赛、读书推荐卡制作、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班级阅读之星评比、校级阅读分享星评比、书香班级建设……定期开展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读书热潮,学生也一次次收获阅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品味书香·乐享阅读”社团活动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到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学生的才思得以充分展现,学校开设了“阅读”“写作”“小练笔”等社团。各社团立足学校实际,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坚持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让学生阅读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有收获,真正让学生做到悦读、善读。

(三)家校携手同阅读

学校号召家长参与我们的亲子共读的活动。我们把“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的创建联系起来,对拉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学校积极组织参加“黑龙江省‘童悦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行动”的活动,学校以“童悦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不同类别的主题阅读活动。2023年秋季学期成功举办了首届“书香飘万家阅启新征程”阅读分享大赛。选手们结合自身阅读和生活体验,叙说故事,阐述观点,畅谈体会,在文字与思想的碰撞中为台下观众开启了一次精神之旅,带领大家感受人性的真诚与美好,体悟灵魂的崇高与智慧。学校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书香家庭齐分享”系列活动,共同总结好的读书方法,分享经验,带动周围学生共同读书。

(四)新媒体上展书香

公众号是展示和传播书香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新媒体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氛围。学校读书宣传活动、诵读比赛、读书分享等活动瞬间都可以在公众号上展示,学校以“童悦书香飘万家”活动为载体,开展“我是领读者”师生共读系列活动,目前已经推出的书目有《窗边的小豆豆》《稻草人》《夏洛的网》《昆虫记》《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伊索寓言》《中华美德故事》等,既对学校进行了宣传,又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五)红领巾广播站播书香

学校以“习爷爷的嘱托记心间争当书香好少年”为广播主题,让好故事、好声音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学校每天利用中午小广播时间广播学生喜爱的书籍,目前为止,红领巾广播员分享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克雷洛夫寓言》《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优秀作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六)班级分享员推书香

图书角是连接学生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学校会定期组织班级分享员介绍班级“图书角”活动,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布置“小而巧、小而精”的图书角,并将收藏的精品图书、杂志、文学作品、历史、地理、旅游文化等多种品类向前来参观的领导、教师进行介绍,旨在让更多的班级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在书香满溢、墨韵流淌的温馨环境里感受文化阅读。

(七)国旗下诵读传书香

学校在每周一升旗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展示,国旗下展示是煤城学子人人参与的必修课,每周一各班级轮流在国旗下进行展示,具体流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进行诵读展演;二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情讴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讲述英雄故事、红色故事、身边故事等。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坚定其文化自信。

四、教师引领示范,筑梦书香校园

教师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无论哪一方面职能的实现都要求教师有“长流水”,教师的读书是“一人读书,百人、千人受益”,读书是一段段说走就走的旅程。“儒雅的教师”当以阅读为友,以学习为伴,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雅润自己的言行,手执书卷,向美而生。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不断学习的教师队伍才会不断地取得进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自我提升,组织了丰富的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让教师率先垂范,助力学生的读书梦想。为了引领教师在读书中成长,我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多维形式,重点推进

1.在阅读内容上

倡导教师广泛阅读教育报刊,汲取名家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学校每学期会推送教育名家的书籍以及针对当下教育现状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书籍。例如:于漪的《教育魅力》、魏书生的《我这样做老师》、李镇西的《自己培养自己》、刘徽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张华的《让学生创造着长大》、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此类书籍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业务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阅读方式上

倡导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读书会、读书沙龙、名师领读、沉浸式阅读等,注重阅读与教育实践相融合、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与悟思实践相融合,以及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融合。学校每天提倡阅读、每周组织1次名师领读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组织1次读书分享会,并要求教师上交相关读书材料。学校对上交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后,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及在公众号中进行展播。名师领读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学校乃至全市的阅读代表性工作。

3.在行动载体上

从工作实际出发,分层级、分小组、分主题进行阅读,保障活动有质量、有深度地推进。青年教师读书小分队、骨干教师读书小分队、班主任读书畅谈组、科任教师读书畅谈组等,每个小组都是教师自由组合,规划着自己小组的独特的读书方式。学校领导也会不定期地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阅读经验分享,为教师传授、讲解阅读方面的经验。学校这种独特的读书方式获得了同行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积累分享,沐浴书香

1.读书笔记———阅读的积累。学校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认真阅读2本以上教育的书籍,提倡教师读好三类书:读经典名著,厚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

2.读书沙龙———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一个人读书,是一次精神盛宴,而一群人读书,是一次阅读狂欢。学校利用“读书日”、“读书节”、集体教研等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升阅读的深度。

3.名师领读———优秀教师读书分享。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学校举办了“我是领读者”名师领读活动,活动旨在领读过程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同时以教师的读书行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总结提升激励,收获书香气息

对班级的评价。学校设置书香班级的评价激励方式,把有关读书的系列活动等纳入优秀书香班级的综合考核中。优秀班级将会颁发“书香班级”奖章。

对学生的评价。班级根据学情不定时地举行辩论赛,故事分享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给予表彰,评选出“班级阅读分享员”再参加校级“阅读分享之星”的评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学年学校也会举行书香校园表彰大会,在“童悦书香飘万家”主题亲子阅读活动中,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进行集中表彰,评出“校园分享星”等奖项,激励学生参与到书香活动当中来。

对家庭的评价。学校在每学期初会下发书香家庭评选方案以及评选条件,例如:

1.“亲子共读”优秀书籍,有一定的读书时间与场所,每周至少有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亲子共读,孩子每天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家长和孩子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家庭成员均热爱读书活动,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3.家庭成员爱书藏书,积极订阅报刊杂志,每个家庭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家庭藏书”和“家庭书架”。

4.家庭成员读有所获,尤其对孩子在品德修养,教育成长等方面有较好的影响,在家庭中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时间节点开展读书分享,家长与孩子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探讨读书方法。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用阅读赋能成长,让书香浸润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在每个家庭中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共同讨论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方法;让家长引导孩子在读书中思考人生,认识世界,并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勤练笔的好习惯;学校、家庭充满书香气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学校会对学生上交的书香家庭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审核,组成领导小组评选出年组最优“书香家庭”,授予“最美书香家庭”的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

书香校园创建的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前行中不断学习,我校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总结得失,静思笃行,将书香阅读示范校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不断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感受快乐。

参考文献:

[1] 钱金明.让经典与书香弥散整个校园[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

[2] 邹运和,王月红.国学滋养师生心灵诵读彰显学校特色:让学生徜徉国学经典熏陶之中[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2).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