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让教育更有力量
作者: 裘艳萍摘要: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是精神成长的基础。小学阶段的阅读对成长更有筑基、养性、树德的作用。佳木斯市立新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立新教育集团)一直重视阅读,始终把阅读作为撬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个有力支点。多年来,集团依据校情、学情构建了阅读课程体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载体,为学生创设了“爱读书、乐读书、善读书”的阅读环境,打造了读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书香工程的建设中,集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视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思辨阅读;自然输入;有效输出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多年来,立新教育集团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伴读等方式,注重激发师生活力,不断完善校园常态阅读机制,有效整合家、校、社资源,从点及面,从学校到家庭乃至于到社会,有效丰富“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在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构建“书香”阅读课程,打造“阅读嘉年华”学生阅读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书香校园”。
一、提升“书香校园”环境,让阅读随处而发
(一)内部陶冶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优质的读书氛围。立新教育集团现有4个校区,建有4个图书馆,7个开放书廊,藏有图书十万余册。其中立德校区的数字化图书系统更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了电子通道,实现了主题化电子阅读。校园内有开放的书廊、班班设置图书角、走廊转角随处立有书架。在环境影响下,学生更加注重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在校园里学生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间、午间学生怡然捧书的身影成为了校园最美的风景。
为满足学生持续阅读的需求,集团坚持每学期购进新书,及时更换,定期更新。集团还倡导班与班之间、学年与学年之间定期开展漂书阅读、跨学年赠书阅读等活动。
(二)外部熏陶
书香校园文化的创建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还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家长的协助。立新教育集团通过培训、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阅读素养和读书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学生泛舟书海的摆渡人,带动并指导学生展开长效阅读。
在引导孩子怎样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上,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在书香文化创建中,立新家长在家庭中持续跟进,督促孩子完成阅读任务,与他们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学校还开设了“家长阅读课程”,一节节嵌有文化印记的读书课程好像一束束绚烂的阳光,特别受学生欢迎。这样的家校合作模式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推动了书香校园文化的创建。
立新教育集团一直努力为学生提供“泛在读书”的书海资源,提供“读书有我”的教师及家长资源,让纸质和数字的图书共存,让自读与领读护航,实现有人的地方就有书,有书的地方就有阅读的力量。多年赓续,立新教育集团的书香建设现已形成“外部环境+#内部引领+#家校联合”三位一体的阅读生态圈。
二、构建书香阅读课程,让阅读真实有效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发展史。阅读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基础,还是学习者生命发育的需要。阅读会不断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塑造独特的个性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立新教育集团很早就把阅读写进课程表,开设了校本阅读课,每班每周一节阅读课,用课程化的方式推动学生更好阅读,让学生在课上阅读、交流、分享,尽享读书之乐。

(一)整合阅读课程,形成“yue读课程群”
2022年集团进行顶层设计,整合阅读课程升级形成“yue读课程群”。
“yue读课程群”,由乐读、阅读、越读、悦读、跃读五个长短课程构建而成。其中“乐读”为短课程,每天10-20分钟不等,包括班诵、积累、听书3部分,短课程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漫游书海,让学生徜徉文字间,在不断积累中做到自然输入。而“阅读、悦读”则为长课程,30-40分钟,以自读、自品、自悟为主,这也是学生阅读的输入环节。“越读”也是长课程,隔周进行一次,每次40分钟,以朗诵、交流、分享为主要形式,这是学生阅读内化之后的输出环节。以上几种“读”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跃读”是不定期、不定时、不定式地举行各种阅读竞赛,这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活动。
(二)输入和输出结合,设置课程图谱
杭州师范大学项红专教授说:“学校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体现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依附着独特的基因密码”。在阅读课程的构建中,学校考虑到读书不仅需要长久的输入,更需要有效地、积极地进行输出,才能使学生在读书生活中不断丰盈生慧。
输入阶段学校会从选书、读书入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积累量,这是厚积的过程;输出阶段,则是有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积极创造表达的机会,评估学生阅读的成果,这是运用,是积厚之后的流光。儿童将内化的语言进行外化,实现由积累走向运用,这个过程尤为重要。立新集团经过调研实践,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找到了一条“极速”通道,就是“课程化管理”。结合新课程理念,立新教育集团倡导教师在整本书的教学中,借助“阅读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把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在输入与输出的往复循环中,实现知识的转化、思维的提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课程群落”(见表1)。
三、创设多样读书载体,形成书香阅读特色
从关注儿童阅读,到倡导家庭阅读,再到探索教师和学生阅读素养的深度提升,历时多年的实践与躬耕,立新教育集团愈加坚信所选择的阅读育人之路,愈加感受到阅读的巨大力量,在二十余载的岁月流转中,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学校的读书工作形成了“早、恒、思、诵、合”的阅读特色。
(一)早·以读启学
早期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立新教育集团的“书香童年”计划,从新生报名拟成为立新学生时就已启动。每年新生报名后,学校便引导儿童接触图书,通过亲子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以“故事大王讲故事”活动鼓励儿童进行作品朗读,让他们早早触摸阅读,让阅读早早地融入儿童的生命之中。
(二)恒·以读入课
习惯养成理论认为,持续的行为重复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为推动阅读走向深入,2017年集团创建了“阅读嘉年华”学生阅读活动项目。第一季以“一次心灵的旅行”为活动主题,引领学生分享好书,在书海中漫游,学生深感与书为友是如此美妙、如此快乐。第二季以“小小朗读者”为主题,“小小朗读者”活动点燃了整个校园。这一季的活动让学生与家长接受到专业视角的审视,使读书从校园走向了家庭。第三季举办了“我是书香小达人”颁奖盛典,盛典上推出了“读作品———少年开讲”“听作品———好书快读”“学作品———我来创写”等经典读书活动。此次盛典将学生阅读推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佳木斯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为期3年的阅读嘉年华每季一个主题,次次都有推进,季季都有精彩,学生增强了持之以恒地开展阅读活动的动力,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阅读工作稳步向前的进程。
(三)思·以读促思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个体能够独立地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1]。在读书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来,思辨性学习任务群走进了教师的课堂,立新教育集团书香工程也开始了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力的进程[2]。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校整体化阅读再次进行了内部的分层设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亲子共读、教师带读为主体。适宜开展的阅读活动多是讲好故事、好书推荐等。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以教师导读来带动,以“阅读单”为支架,帮助学生从浅表积累渐渐走向深度读书,学生阅读活动多以“小小朗读者”“问题小辩论”“情景表演”等为主。高年级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读大部头的书,读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学生阅读活动多以“少年开讲”“我与书的故事”“主题演讲”等为主体。
关注学生阅读的“结构化”与“思维化”,建构起内部与外部关联,立新教育集团的书香创建工作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一方面学校特别注重向内行走,提升学生阅读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向外打开,延展阅读的视角。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系列阅读活动,在与教师家长分享阅读方法的同时,也邀请名家名师与学生面对面谈读书。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上海儿童阅读推广人朱煜均在线上对立新的学生进行了《儿童阅读》《如何进行阅读》的指导与分享。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随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集团对于“书香”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思考,2023年集团将阅读工作提升到了科研层面,确立了《以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意在以科研的力量助推学生阅读从“表达性”向“思辨性”晋级。
(四)诵·以读育能
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诵经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转化学生阅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书目是每个学期教师推荐书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诵”恰恰是传承经典的极佳途径。“每日晨诵”是学生的常规活动,他们在吟诵中扬声、传情,获得了更深入的阅读体验。学生通过日常诵读的积累,在代表学校参加的“全国经典诵读大赛”“黑龙江省经典诵读大赛”等各级阅读比赛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五)合·以读为桥
合为整合,立新教育集团整合家校力量,定期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合力推进书香阅读。2021年4月19日至5月30日,集团开展了《家校阅同行,书香润童年》阅读活动,全校4000多个家庭42天阅读量累计超过48亿字;涌现出104位书香少年,300余个书香家庭,家庭阅读氛围空前。
合为聚合,是凝聚的合力,是示范的核心,是推进阅读的灵魂。集团每年开展阅读方法分享活动,有跨学年的学生之间方法分享,有亲子现身说法的家长示范阅读,有家长陪读、伴读经验谈,更有家长组团的方法分享。2023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一年四班5位家长以团队访谈的方式交流了他们陪伴学生阅读的故事。学校还会不定期邀请作家、阅读推广人、出版业专家等举办“面对面交流会”,对如何阅读进行指导与分享。学生通过与家长和专家互动,共同探索阅读的奥秘,不断提升阅读素养。
随着阅读工程日益精进,立新教育集团分别获得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书香校园、黑龙江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单位、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市“书香满三江”全民阅读基地、“我的书屋我的梦”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中华经典诵读获得优秀表演奖,学生孙诗琪的作品《感恩有爱———读〈石榴灯的秘密〉有感》被收录在曹文芳的小说《石榴灯的秘密》一书中,在全国发行。
家校社共育,终使立新书香遇花开。今后立新教育集团将不断努力,秉持专业的精神、敬业的态度,在阅读者的国度中造福学生“读”立书海、“读”行天下。
参考文献:
[1] 余党绪.思辨的力量: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读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3-30.
[2] 薛法根.理性思维:做负责任的表达者:“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J].语文建设杂志,2022(8).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