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不值得歌颂 但爱永远值得

作者: 韩晓雨

苦难不值得歌颂 但爱永远值得0
包木芹,穆棱市实验小学教师,曾荣获牡丹江市优秀教师、小学教学能手,穆棱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市教育系统最美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并荣获“记功”奖励。

在生活的波澜起伏中,苦难或许并非值得被高声歌颂,但真挚深沉的爱,永远值得被赞美与传扬。在穆棱市实验小学,有一位教师包木芹,她的故事正是对爱与坚守的生动诠释。

包木芹的教育之旅始于1998$年那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夏天。彼时,刚刚毕业的她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毅然踏上了前往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小学的征程。那所位于乡村的学校,条件艰苦,环境简陋,但包木芹的内心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她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她,这里是她实现教育梦想的起点。

为贫困的孩子撑起一把伞

初到悬羊小学,包木芹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校舍较为陈旧,简陋的教学设施更是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生活上,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舒适的居住环境,诸多的不便接踵而至。然而,这些外在的困难并没有让包木芹产生丝毫退缩的念头。真正刺痛她内心的,是那些孩子们背后令人心碎的故事。学生小观和小凯,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却因父母的离异,只能与年迈体弱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那弯曲的脊背和蹒跚的脚步,艰难地支撑着这个脆弱的家庭。小明更是命运多舛,父母的离去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孤苦伶仃,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年仅十八九岁、同样稚嫩的哥哥。面对这些孩子,包木芹的心犹如被重锤狠狠击中。她深知,仅仅有决心是不够的,她要用实际行动为这些孩子带来真正的改变。于是,在课余的时光里,人们总能看到包木芹忙碌的身影。她会细心地为孩子们洗衣,轻柔地为女孩们梳头,在那充满希望的田间,与孩子们一同劳作,在温暖的农家小院,和他们亲切地拉家常。她以一颗细腻的心,努力去感受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透过他们质朴勤劳的表象,看到了背后隐藏的贫困与无助。为了给孩子们带来切实的帮助,包木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们添置新衣新鞋,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购置崭新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为他们的求学之路增添助力。她所做的一切,只为了重新点燃孩子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在包木芹不懈的努力下,奇迹发生了。那些曾经濒临辍学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被拉回了充满希望的课堂。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迷茫和绝望,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对未来的憧憬,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时光荏苒,包木芹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十几年。这期间,她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曾经的孩子们如今已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展翅翱翔,有了美好的归宿。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包木芹当初的坚持与付出。每当回忆起这段岁月,她的脸上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那是一种满足,更是一种骄傲。

为特殊的孩子打开一扇门

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26#年的包木芹,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邂逅了众多令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孩子。包木芹不仅仅是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前行的指引良师,更是他们在生活中倾诉心声、寻求温暖与安慰的亲密益友。曾有一个性格极其孤僻、凡事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只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被同学不经意间的怠慢,便会控制不住地大哭大闹。面对这样特殊的孩子,包木芹宛如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抚慰着他受伤的心灵。为了鼓励和引导这个孩子,包木芹老师经常在兜里揣着甜蜜的糖果和充满激励的奖励卡,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疏导。渐渐地,这个孩子与包木芹之间建立起了无比深厚的感情,甚至天真无邪地说包老师有个神奇的、能让他瞬间开心起来的魔术袋。

学校有一个听力障碍的孩子,鉴于包木芹一直以来对学生展现出的耐心、真挚的爱心以及无限的包容,学校经过深思熟虑,将这个孩子分配到了她的班级。包木芹没有丝毫犹豫,欣然接受了这个特别的安排,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深入研究听力障碍孩子的心理特点,时时刻刻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她不辞辛劳,努力学习手语,用打手势这种独特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在她坚持不懈的耐心教导和体贴入微的呵护下,这个孩子终于敞开了紧闭的心扉,愉快地融入了温暖的集体,脸上也如同绽放的花朵一般,洋溢出了幸福灿烂的笑容。

为困难中的学生点燃一盏灯

2016&年,包木芹挥别了乡村教育的那片土地,踏入了穆棱市实验小学的大门。全新的环境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然而,她那颗始终关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在实验小学,小志悄然走进了她的内心深处,成为了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的对象。小志的家庭状况堪称极为特殊,他的母亲身患重病,病情还在不断恶化,以至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而他狠心的父亲,竟然无情地抛弃了他们母子,只留下70&多岁的姥姥,以年迈之躯艰难地承担着照顾他们的重任。包木芹对小志格外偏爱,不但主动承担了他全部的学习费用,还积极号召班级里的同学共同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齐心协力让小志深切地感受到集体所传递的温暖。每当小志的情绪出现波动,包木芹总会如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耐心地与他促膝谈心,悉心教导他一定要坚强勇敢,一定要孝顺长辈,一定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小志不负众望,以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升入了初中。在毕业典礼的那一天,他紧紧地抱着包木芹,久久不肯撒手,那句饱含深情的“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化作了一股暖流,流淌在包木芹的心中,成为了她内心深处永恒的温暖。

在漫长的教育道路上,包木芹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学生摆在首位。2023&年,包木芹的儿子正值高三这一至关重要的人生阶段,对于孩子而言,这是急需母亲陪伴在身边给予照顾与支持的关键时期。然而,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包木芹,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她的丈夫深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选择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儿子的重任,毫无怨言地为家庭付出。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包木芹的父亲不幸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同时还伴有心率失常和房颤等严重病症,身体每况愈下,逐渐恶化到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无奈之下,包木芹只能让丈夫带着老人前往牡丹江医院住院治疗。而她自己,则一面要悉心照顾即将高考、心理压力巨大的儿子,一面仍要坚守在那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未曾有过丝毫的懈怠。

包木芹的付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她的“舍小家、顾大家”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她教的班级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她用爱心和智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学习环境。她多次被穆棱市教体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被牡丹江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年度考核中,她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荣获“记功”奖励。这些荣誉,是对她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她教育生涯中的光辉印记。

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包木芹感慨万千。她常常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苦难不值得歌颂,但爱永远值得。包木芹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自己的爱,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她是教育的行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杏坛上永不凋谢的花朵。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