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 许航玮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0
应文婷,中共党员,虎林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一级教师。虎林市优秀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支教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数学骨干教师。主持的国家级“十四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因为梦想与热爱,应文婷选择了教书育人;因为恩师的感染,应文婷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母校虎林一中担任数学教师。这一待,就是18年。

回到母校:用心耕耘,用爱滋润

“我是虎林一中98届的毕业生,上学期间,一中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早六晚六陪着学生,认真上课备课,无论大考小考都能即时将试卷批改出分、对每一位学生一对一地面批纠错,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甘于奉献的一中精神,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从母校起飞,回母校耕耘,于母校守望。应文婷说:“每次看到我的学生,就想起当年的我在这里读书的模样。”在应文婷看来,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是她的心之所向,她只是做了和身边几十位虎林一中教师一样的事儿,秉持着植根希望,相伴成长教书育人的理念,坚守着教学岗位。

带过这么多届学生,应文婷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家庭压力和青春期叛逆的交织中,小男孩在初三时一度决定放弃学业。应文婷和小男孩的父母一起,默默地用温暖和同理心激励他重新点燃希望。不仅每天都和小男孩聊人生,聊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还在生活和学业上对他提供帮助。应文婷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慢慢地,小男孩的心态逐渐明朗,学会了直面生活的挑战。他不再是黑暗中迷失的孩子,而变成了一个内心有光、眼中充满希望的少年,最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也是因为这个小男孩,让应文婷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需要。只有真正地了解他们,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此后,如同园丁料理花草,应文婷细心关注着每一位学生。

回归本心:养成教育,知性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应文婷是理性的,她认为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严谨的逻辑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她不断地学习并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丰盈起来,管理科学起来。

从应文婷的同事那里了解到,应文婷格外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是会将适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有限的时间内,游刃有余地让所教授的知识在课堂时间内完成,从不“延时”。

学生眼中,应老师带给他们的温暖故事也很多:当上课走神、状态不佳时,应老师总能第一时间发现,立刻点醒;当考试遭遇滑铁卢时,应老师帮他们找问题、找方法;面对弱科,应老师日复一日地耐心答疑,不断鼓励学生坚持下去……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应文婷接任的班级留守儿童居多,不少孩子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上拖沓懒散,养成了坏习惯。面对这样的班级,应文婷知道成绩可以暂时放在后面,学生欠缺的是好习惯、自信心和上进心,应文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从接任这个班开始,应文婷一直在班上强调自己所期待的是每一位同学的进步,这个进步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应文婷爱她的学生,但不是迁就、放任,事实上她的班级管理工作严谨而科学,致力“养成教育”。学生如有不会的题,应文婷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信或QQ向学生答疑。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应文婷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从学生的表情来判断是否听懂,从学生的作业来了解是否学会,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在自习课上进行辅导。面对尖子生和潜能生,应文婷分层布置作业,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适当的阶段目标和实现举措。

小峰同学字迹潦草,作业完成质量较差,甚至连作业书写都无法辨识,应文婷通过一个学期的监督和指导,利用身边榜样予以激励,加强与小峰家长的联系,共同制订目标打卡,到期末时,小峰同学已经写得一手好字,并表示下个学期还要写得更好。

小航同学性格木讷,不善表达,应文婷待之以长者的智慧和朋友的真诚,一发现他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这种被认可和尊重的感觉激发了小航同学的学习热情,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还主动承担班级的脏活累活,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随和。

在班级管理上,应文婷认为班干部不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带领班级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骨干。于是她加强班干的培养和建设,充分对学生进行赋权,让他们全面参与到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形成民主意识。班长果儿各方面都很优秀,在班上很有威望,班级纪律交给她,无论老师在不在班级,她都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劳动委员世豪的管理和引导下,班级的路队秩序井然;在副班长和班长的奇思妙想中,同学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让班级更加友爱,更加团结。

谈到班主任工作,应文婷这样说道:“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平凡,但做好这份工作收获的是孩子们的成长。想做好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真心,用心呵护和关爱每一名学生。”与此同时,应文婷坦言,自己能够在面对家人离世、需要照顾生病老人的情况下,抛开顾虑地工作,要感谢家人的支持与理解,不仅是精神方面的支持,他们还要更多地去承担家庭中的一些责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应文婷所教的班级形成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风,2018年、2019年、2023年中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各科平均分数都名列前茅。

回顾反思:教学相长,行将致远

对不少班主任来说,中途“接班”是件很有压力的事儿,担心学生拿自己跟之前的老师比,担心学生不服管教。虎林一中的校长说道:“当2015年学校面临班级班主任人选调整的时候,应文婷老师不惧挑战,勇于接班,并且在接手新班级之后迅速且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营造了一个充满包容、鼓励的班级环境,一段时间之后,班级的变化让人欣慰,不仅班级成绩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任教期间,应文婷不仅要当好一名班主任,还承担着教导主任和双班数学教学的工作。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虽然学校教务的责任很重,但应文婷没有选择向同事们做压力输出,反而不遗余力地为同事们减负助力。比如: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对其倾囊相授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经常在课后和授课老师一起强化优点、改进不足,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育教研水平……应文婷的用心和付出也被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教18年来,应文婷一直在摸索着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每一批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来说,不断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尽其所能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在数学中去探索,去寻找规律,并养成学习的习惯,培养数学的思维,就是应文婷一直在做也将继续做下去的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河。回首走过的路,应文婷深深体会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想当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展望未来,她怀抱赤诚之心,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扎根在母校虎林一中这片沃土上,继续用热爱与奉献灌溉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为母校和家乡的教育贡献力量。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