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与慈的双面人生
作者: 陈晶
“石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说话特别温柔。”
———来自学生的心里话
正如学生所说,石长梅老师的微笑有着温暖的力量,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她的声音轻柔温和,像一缕阳光洒满学生心间。石长梅老师26年的从教生涯及2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职业操守,也展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如梅花般高贵的品格。
严于律己的自我修炼
大学毕业后,石长梅老师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回到故乡教书育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她从教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直坚守的教育初心。身为人民教师,石老师在工作中,不仅承担着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肩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规范的学习习惯的重任。因此,石老师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感染每位学生。哪怕对于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她也没有一丝偏见和不耐烦,循循善诱地进行引导。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们表现出了团结互助、勤学好问的精神风貌。
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石老师遇到了两次较大的人生危机,一次是2017年动了3次大手术,术后,医生叮嘱她在家休养,但她考虑到学校当时的师资力量很紧张,且所任教班级没有老师给长期代课,她怎么也无法安心在家养病,不顾家人劝阻,休息不到半个月,毅然决然地拖着没有养好的身体回到了工作岗位。另一次是2022年的脑梗死,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考虑到所教的毕业班孩子还有2个多月就毕业了,且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人生中第一次面临选择的关键时期,她还是咬牙回到了热爱的工作岗位。面对亲朋好友和同事的不理解,她总是笑笑说:“我的个人得失不算什么,作为人民老师,应该为学校和学生考虑,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石老师说:“边疆地区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老师就是学生能接触到的最好的资源。”因此,石老师利用假期,认真钻研教学前沿知识与政策,并积极参与教师培训,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每学期初,石老师会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并基于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争取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上有所得。在课上,石老师倾囊相授,深入浅出,运用案例法、互动法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鼓励每名学生积极发言。同时,她也会深入到学生中间,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或回答错误时,石老师会细心地询问原因,耐心地讲解知识,并给予肯定。学生回忆道:“刚开始回答错误时,会害怕老师责怪,但石老师会温柔地摸摸我的头,让我不再害怕,我也敢积极回答问题了。”在课下,她会在班级批改学生的作业,也会微笑着看着玩耍的学生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来给她捶肩膀,因为他们知道石老师为了他们放弃了什么,而她也会开心地接受学生们的“服务”。
慈爱温柔的特别辅导
2011年,有一名叫小强的学生,双脚不能直立行走,两只手弯曲不能写字,说话也说得不清楚。他的父母带他去各大医院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小强经常在班级里大喊大叫,有时还打其他学生。因此,很多家长怕影响自己家孩子,多次找到学校建议这个孩子回家休学。石老师认为,作为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了解情况后,她以身作则,从行动上感化关爱他。儿童节,她总会为他买零食、买衣服;平时放学她都会亲自把他带出校门交到家长手里;没课的时候,她会把小强带到办公室教他说话。同时,她也多次抽时间召开班会,倡导学生关心小强。在她的感召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活动中,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带着他一起融入到群体中。在充满爱心的氛围里,小强慢慢地学会了在课上不大喊大叫,当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用品时,他还会主动把自己的送给同学。小强在石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地升入了初中。
2016年,她又遇到了一个叫小雯的学生。她天生语言障碍,在幼儿期又因为发烧导致脑损伤。石老师通过家访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得知她的父母打工欠了很多钱,且她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看着小小的她与拮据的家庭,石老师希望尽己所能帮助小雯。但由于老人对政策不了解,石老师只能独自联系农场,一次次去县里相关部门核实资料,通过层层鉴定,最终帮助小雯办理了残疾证。同时,她又在学校帮助小雯申请了贫困补助,在生活上给予了小雯最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她也未曾“丢下”过她,上课时会耐心引导她回答问题,下课后会单独给她温习知识。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也会带着小雯一起做活动,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嘻嘻闹闹,使小雯度过了快乐的学生时代。有一天,石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叫她,回头却没有认出是谁,直到她说出“石老师,我是小雯呀”时才想起那个小小的人。
石老师的教育理念一直是用情育人,用真心让学生回到正轨。在石老师的班级里,曾经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成绩倒数、时常逃课、打架斗殴,让石老师头疼不已。在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后,石老师发现这名学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早早出去务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家,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相伴。石老师联系到了在山东打工的学生父亲,向他反映了情况,并希望他能录一段平时打工的视频。后来,石老师把这个孩子带到家中,给他看了父亲平时打工的视频,看完视频后,这位学生痛哭流涕,连连向石老师保证今后一定好好学习。
班里有些学生学习差,跟不上讲课速度,于是石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假期把学生带到家里免费为学生辅导功课;班里有些学生活泼好动,总是坐不住板凳,于是石老师挖掘他们在体育等方面的潜力,鼓励他们多参加运动会、篮球比赛等体育项目;有些学生非常聪明,于是石老师在数学课时会出几道奥数题,鼓励他们多多活跃思维,引导他们动脑思考问题。
石老师就是这样,凭借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