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挚爱+务实+超越=生命的精彩
作者: 丁俊玲
于春红毕业于黑龙江省富锦师范学校,高级教师,1997年,带着青春的梦想,踏入了这个神圣的领域。她没有轰轰烈烈、感人至深的事迹,有的只是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有的只是用实际行动,27年如一日地践行着“挚爱+务实+超越=生命的精彩”这句座右铭。27年的执着坚守,27年的脚踏实地,27年的追求卓越,铸就了她教育生命的精彩。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点亮了学生幸福的心灵之光。
挚爱
教育家高震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在担任班主任时,她把每一个班级扮成一个温馨的家,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挚爱的孩子,用拳拳慈母之心、殷殷关爱之情,看他们如笋破土、如树抽芽、如花绽放般成长,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为人师者的仁爱之心。
她曾教过一名学生小宇,家住农村。突然有一天,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带孩子连夜去哈尔滨了,检查结果,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听说这件事后,她心如刀绞,利用周末赶到学生家里,安慰小宇年迈的奶奶。通过与小宇的亲人及左邻右舍的交谈,了解到小宇家里原本就不富裕,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回到学校,她立即跟学校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并建议发动学校及社会各界进行捐款。她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在全校师生中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她不仅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了1000元捐给了这名学生,还动员儿子拿出压岁钱,爱人也拿出一部分工资加入到捐款的行列中。最后全校师生共捐款3万余元。当她把这笔钱送到小宇父母手中时,家长感动得泣不成声:“这可真是及时雨呀!”在她的呼吁下,同江市妇联也号召社会各界开展了捐款活动,虽然大家都在极力想办法救助小宇,但医院还是下达了病危通知!在小宇生命的最后两天里,一有空儿她就会出现在病房中,含泪给小宇讲班级趣事儿,用轻柔的声音和他一起憧憬未来……此时的小宇,虽然意识已经涣散,但一听到老师的声音,眼泪便从眼角流出来!她用师者爱心,挽留小宇在这个世界上多待了一些时日;用师者仁心,陪伴小宇走完了弱小生命的最后一程;用师者诚心,让小宇的家人感受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务实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教师应具备的育人智慧。27年来,于老师始终以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态度,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成绩跟不上,她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学生耐心地辅导,家长通过各种方式送上的礼金,她都会如数奉还,并诚恳地告诉家长“你们这样做,其实是在侮辱我的职业”。对于调皮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她更是给予特别的关爱。在她教过的班级中,有两名特殊学生:一名是患抑郁症的小博,上了两年学,一句话都没说过;一名是孤儿小航,与奶奶靠低保生活,不仅学习跟不上还十分调皮,是让所有任课教师头疼的学生。就是这样两名学生,于老师对他们倾注了百倍的耐心与爱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来家长也放弃了,对她说:“于老师,孩子就这样了,你也不用费心了,只要小学毕业就行了!”同年组的同事也劝她说:“这两个孩子是咱们年组的名人,神仙也奈何不了,你就不要白费力气了。”但为人师者的良心让她不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尽我所能,让两个孩子能学一点儿是一点儿,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就成功了!”课堂上,她给自己制订了一个标准:小博和小航听懂了,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同时,为他们俩各安排了一个负责任而又充满爱心的同桌,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确保两人跟上课程进度。课间,她会把两人带到办公室,谈心、补课。慢慢地,这两个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小博能在放学时和老师说再见了。小航的成绩也上升了,他恢复了自信,慢慢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违纪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家长逢人就说孩子摊上了个好老师。对此,她只是淡然一笑。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是于老师的这棵大树摇动了学生这棵小树,是于老师这朵慈云推动了学生这朵散云,是于老师这样一个有爱的灵魂召唤了学生游荡的灵魂。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不就是这样一位工程师吗?
超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做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第一人。
深耕多媒体教学。扎实的学识,精湛的技艺,娴熟的教学方式,让她成为学校进行“电子白板”和“翻转课堂”教学的第一人,多次代表学校承担同江市的课堂教学竞赛与课堂展示任务。她曾代表佳木斯市参加龙东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在计算、书绘、才艺、现场答辩,以及课堂教学五项现场展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深耕数学教学。连续几年参加佳木斯市“百家讲堂”均取得一等奖或特等奖的优异成绩;在佳木斯市教研基地验收活动课堂展示中,获得好评;2017年,她成为黑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走在了全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前沿。她的课堂自然朴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并多次进行各级各类示范课展示。尤其近五年来,她的教学风格日趋成熟,主讲课程在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和同学科中有较大影响,学校、学生、家长满意度高,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国培计划(2022)精准帮扶”中做示范课展示;被佳木斯大学聘请为国培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送课下乡4节;制作的数学教学课件《折线统计图》获得国家级特等奖;连续两年参加省精品课竞赛均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旋转》一课在佳木斯市“菊花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先后做教学“统计与概率”专题教学研讨会公开课,首届“驻校教研”暨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观摩课,“蹲点驻校有效教研”主题活动公开课,“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示范课等,成效显著。2022年4月参与佳木斯市小学“名师”教学风格研习会的筹备、主持并做观摩课展示,5月在黑龙江省东部“六地市”第五届小学教学高端协作会暨2022年佳木斯市小学名师新“课程标准”高端研习会上,作为外市县唯一代表,做了《唯有热爱方可“数”说成长》的典型经验交流,得到同行高度认可。
深耕教育科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她善于研究,围绕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闲暇时,她喜欢坐在市图书馆里,涉猎群书,丰富文化底蕴。她虚心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教学案例和反思。其中有6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7篇文章发表在佳木斯《基础教育论坛》上,4篇论文发表在《同江教科研》等刊物上,另有多篇论文及案例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她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获国家级科研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
精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还用自身的经历影响和带动一批新教师树立“站好讲台、站稳讲台”的信念,坚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信心。
她成为黑龙江省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之后,于2019年主持成立了“同江市第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吸纳同江市各个学校致力于小学数学领域的优秀年轻教师共同学习、成长。2023年,她成为佳木斯市“361”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中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本校及本市青年教师的数学素养快速提升。
在2021年佳木斯市“菊花杯”数学素养展示活动中,她指导的团队获得团体一等奖,指导本校教师胡海娟在同江市青年教师竞赛课中获特等奖。2024年,她指导本校青年教师潘兴华参加佳木斯市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暨“菊花杯”教学竞赛,成绩优异。
她还是学校益智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者之一,指导学生荣获第二、三届“国育杯”思维运动会两次团体第二,成绩显著;在第二届“国育杯”思维运动会指导班级同学荣获全国九连环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她就是这样一位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躬耕教坛,致力追求卓越,成为老师和学生的领路人。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花儿懂得春雨的无私,白云知道蓝天的胸怀,月儿理解阳光的慷慨。我们相信,心有大我、勤学笃行、乐教爱生的于春红老师一定能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的教育智慧,求实创新的深耕态度,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育家精神,向着新时代“大先生”的目标砥砺前行。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