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教育的路上从未停歇

作者: 刘美婷

她在教育的路上从未停歇0
秦迪迪,抚远市第三小学教师。曾获黑龙江省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师、“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龙江骨干教师”、省优秀语文教师,佳木斯市优秀教师、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市师德优秀教师。

25年前,秦迪迪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教期间,她踏实敬业、追求卓越,在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之路上不断探索,桃李天下,成长为一名让人敬重的好老师。当我问到她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她说是因为家人的影响。她出生在教师世家,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决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教育贡献力量。工作多年,她不忘初心,始终记着父亲对她说的话:你既然成为一名教师,就要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是非常重的,一个肩头担负着孩子的未来,一个肩头担负着民族的希望。你一定要踏实努力地工作,不要因为已经是一名教师,就安于现状,学习是终生的,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要为学生负责,也要为祖国负责。父亲对她的期望,她并没有辜负。过去的25年,她如一日般坚守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以满腔的热忱投身于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生亦可为师,学习管理情绪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生会遇到很多学生。秦迪迪告诉我,她对第一届学生的记忆尤为深刻,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好像昨日刚看到他们毕业。而这届学生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一名叫小璐的女孩,因为她给秦迪迪“上了一课”。小璐四年级时,学校有一场汇报演出,演出规模非常大,要求每个班级必须准备一个节目。秦迪迪的班级准备了一个舞蹈。班级共有64名学生,要从中选取50名学生参加这个舞蹈表演。表演当天,秦迪迪因为一些小错误,严厉地批评了学生。表演结束后,正好是周末,而且这件事已经过去,她便没有再提。但周一见到小璐时,小璐快速地走到她身边,挽着她的胳膊对她说:“老师,周五的演出,我们有许多人没有做好准备,给您添麻烦了。”秦迪迪听见小璐这么说,觉得她很可爱,这么小的孩子就能照顾老师的情绪。秦迪迪对小璐说:“没事的,你们还小,有些事情没有做好,没有关系。”小璐又说:“老师,您之前一直很温和,但周五那天您生气了,我看到您生气,就觉得很不舒服,这事怨我们,是我们没做好。”秦迪迪对上小璐纯真幼稚的眼睛时,觉得很内疚。表演时出现的问题不在学生身上,而是在她自己身上,她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学生相处时,不能有焦虑、急躁的情绪,不能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学生;不能只注重最后的结果,要注重和学生相处的过程,比如和谐相处的过程、关爱学生的过程、积累师生情谊的过程。这件事让她发现自己身上还有很大的问题,她决定改变自己,遇事不能着急,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做事不尽如人意是很正常的,不能用特别高的标准要求他们,只要他们能在学习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有收获,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秦迪迪教育学生的目标。

通过前沿理念,解决心中之惑

秦迪迪告诉我,从教25年,心中一直有一个困惑。当我问到她是怎样的困惑时,她想了想,以刚刚毕业的学生晓晓为例,仔细地给我讲了她的故事。秦迪迪接手晓晓班级后,发现晓晓课下与其他学生无异,但上课回答问题时不够自信、语无伦次、说话声音小。某一节课上,秦迪迪叫她回答问题时,她低着头,小声地说自己心中的答案,为了鼓励她,秦迪迪走到她身边抱了她一下,但她因为秦迪迪的拥抱而不住地颤抖。秦迪迪意识到,这名学生对突然的亲近会感到不适。之后,秦迪迪主动了解她家的情况,发现是原生家庭影响了她,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对她不够关心,导致这个学生极度地不自信。秦迪迪便找到她的父母,告诉他们晓晓的情况,但晓晓的父母并不认可秦迪迪所说,对于秦迪迪的工作极其不配合,因此秦迪迪只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会把晓晓叫到办公室,在讲完学习上的问题后,告诉晓晓:“你长得很漂亮,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这头发黝黑黝黑的,这让老师非常羡慕。老师非常喜欢你。”有时,在走廊上遇见,秦迪迪也会试着牵晓晓的手。因为抚远地处边境,其实有很多学生像晓晓一样,家长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孩子交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而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无法得知他们的心理变化。所以这部分学生或胆小自卑,或蛮横无理,秦迪迪的困惑就是怎么做才能让这部分学生健康地成长。秦迪迪深知自己之前所学不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她会找很多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自学前沿的教育理念,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找准切入点,使他们成长为健康、自信、阳光的少年。

成为人母,理解生命可贵

2017年是全市教师最为忙碌的一年,大大小小的检查接踵而至。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秦迪迪并没有将怀孕的消息告诉别人。2017年6月24日,学校安排秦迪迪带着20名留守儿童去哈尔滨研学。当时她已经怀孕4个月,家人极力反对,但她还是克服困难,踏上了为期4天的研学旅程。她将学生的饮食、休息、健康、安全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开拓眼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地方参观结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地方。一路的颠簸,使她恶心呕吐,腿肿胀得难以忍受。研学结束不久,学校就为迎接重要检查作准备。全校的教职工加班加点地工作。秦迪迪和大家一样每天早来晚走,白天带领政教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晚上和同事一起整理迎检材料,很晚才回家。当大家得知她怀孕时,已经快到预产期了。张校长拉着她的手心疼地说:“你这傻丫头,十月怀胎,究竟是怎样挺过来的。”其实,怀孕的这段时间里,丈夫一边帮她按摩肿胀的双腿,一边苦苦相劝:“和领导请个假吧,工作是干不完的,你挺着肚子也不方便。”但是,她清楚地知道此次检查对抚远教育的重要性;她知道同事为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没日没夜地忙碌;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她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生完孩子后,她班级中几十个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涌入脑海,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没有享受大龄产妇应有的6个月产假,而是在孩子满月后立马回到工作岗位。她告诉我,成为一名母亲后,她更加知道生命的可贵,也更加了解学生家长的期许,所以她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她的学生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多年教育工作,学习构建教学体系

秦迪迪在工作中孜孜不倦,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名师学习,向身边同事学习……25年如一日,她构建起了以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文学、史学、当代时事为框架的知识体系,努力做一个能给予学生源头活水,不负初心,不负使命,不负时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学中,她以“做有温度的教师,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为理念,以构建“阳光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以培育“阳光少年”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打造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超越,让学生积极主动,阳光向上。

秦迪迪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日复一日地做着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任红颜老去,青丝渐白,朴实得如一粒尘,平淡得如一滴水,沉静得如一抹云。但为了心中那份理想,为了学生渴望知识的目光,秦迪迪用质朴的情怀,在平凡中展示生命的价值,书写教育的动人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以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始终扎根黑土地,用真情和热情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播种一粒粒希望的种子。下面这首小诗,正是她人生的写照:此生无愧育人心,桃李芬芳满目春。两鬓银丝伴日月,无私奉献铸师魂。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