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师梦 繁花似锦
作者: 杨馥毓
在中俄接壤的边陲小镇,7月的夕阳映照着微微泛起波澜的黑龙江水,傍晚的徐徐微风吹过哨所,空气里充盈着平和和宁谧。初见闫老师,她穿着一身白色运动装,体态偏瘦,笑起来会有两个浅浅的梨涡,给人以深深的亲切感,仿佛是许久不见的家人。
初见篇:一眼万年,爱是源远流长
24载教育时光,23年的毕业班教学生涯,一点一滴,细细回想,师生之间的情分何尝不是如同父母与子女一般,虽然最终总是要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但老师对学生的悉心教诲和真挚关爱却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提起职教中心学校的孩子,大家的印象就是他们厌学、淘气、自控力差、没有自信心……从教多年,闫老师却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教育、引导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向成功,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世豪的男孩。
世豪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迟到旷课、违反纪律,闫老师曾循循善诱地劝导过、声色俱厉地批评过,可是世豪的表现只能好个三两天,不能长期坚持。有一天课堂上,闫老师突然发现世豪的身体在微微抖动,脸色蜡黄,便赶紧送世豪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是胃穿孔,需要马上手术。可世豪的父母住在乡下的村屯,赶到医院需2个多小时,孩子的病情耽误不得,闫老师毫不犹豫地为学生代缴了3000元手术费,与家长电话沟通后代签了手术单上的家属意见。她明白,签字意味着责任,但是时间不允许她多想,孩子的生命更重要!最终因为救治及时,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世豪的家长握着闫老师的手感激地说不出话。
返校后的世豪好像变了个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高考时,世豪以高出本科录取分数线47分的成绩,被齐齐哈尔大学录取。朴实的孩子,不会用华丽的词藻,毕业后他在微信留言写道“闫老师,谢谢。这两个字表达不了我对您的感激,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您让我拾起了自尊,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我会永远记住您的。”
从教多年,像这样的例子早已数不胜数。或许,当学生们第一眼看见闫老师,当闫老师切切实实地出现在一个学生的生命中开始,当初见那一刻,学生们的生命中注定会得到爱的浇灌,从此,生命之花面朝暖阳。闫老师用伟大的教育者情怀给予了她教过的每一位学生求学时期最难忘的流金岁月,也为他们在流动的生命长河中嵌入了永恒的师生情。
流年篇:披星戴月,爱是日出东方
嘉荫作为中俄边境的边陲小镇,日出较早,夏季凌晨3点前,天边已经微微露出鱼肚白。冬季这里因地理位置偏北,又紧邻黑龙江,凛冽的江风让这座小县城严寒交加。
在县职教中心,早上5点多钟,当别的班级的学生还在梦乡,闫老师早已来到本班级学生的宿舍,叫学生们起床到班级上早课;晚上,当其他班级已经放学,闫老师班级还需要加一个小时的晚课。职教中心的学生,知识基础非常薄弱,闫老师是计算机专业课的老师,但是作为班主任,她认为自己有义务让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实现提高,于是闫老师每天利用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自学语数外三科文化课,自己备好课然后在早晚自习和课外时间为学生讲解文化课知识。闫老师克服了不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困难,自己深入研究,再转授给学生。起初学生不能够完全理解,初出茅庐的少年总是觉得老师占用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而闫老师的坚韧不拔和以身作则终究给予了学生们努力和坚持的理由和意义。学生们常说:“闫老师不是看着我们学习,而是带着我们一起学习。”
高三是人生的转折点,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毅力,更是教师的耐心。县职教中心刘校长说:“这么多年早上在市场买菜,看见的永远是闫老师丈夫的身影。”她每周约28节课,舍小家为大家,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工作模式是她的常态,带病坚守工作绝不请假,超负荷工作更是家常便饭,甚至为了不给高三学生落下一节课,没能见到老父亲最后一面。因为她知道,她身上承载的是家长的信任和期盼,是30多个孩子的未来。
2022年,闫老师的女儿也迎来了高三的重要时刻。学校里的很多老师,为了能全身心照顾孩子,有的跟单位请了假,有的甚至辞去了工作。那时候闫老师刚刚接手新的高一,繁忙的工作,让闫老师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更别说监督女儿学习。每天早上出门,女儿还没有起床,晚上回到家,女儿早已经沉沉的睡去。年少的女儿不懂母亲的辛苦,跟妈妈抱怨:“妈妈,你班级的学生也有妈妈,可是我只有你一个妈妈,在我人生的重要时刻,我多希望你能在我身边陪我。”每次听到女儿这样说,闫老师也只能选择偷偷地抹去脸上的泪水,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如今,女儿早已步入象牙塔,对于妈妈对教育事业的奋不顾身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以自己有一位心怀大爱的妈妈而感到自豪。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于泰山。闫老师扎根边陲小镇20多年,她见过冬季4、5点钟的日光,见过傍晚10点多钟雪地里洒下的皎洁月光,风雪曾无数次地点缀她的秀发,她带着教育者的使命,她如同清晨的太阳,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冉冉升起,照亮了这座边境县城的教育殿堂。
礼赞篇:桃李芬芳,爱是不负众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闫老师20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从未徒劳,她的学生们早已用感恩的心和骄人的成绩给予了这位“香妈”最好的回报。
当闫老师说:“我校连续18年夺取全市中职对口升学考试冠军”时,我看见她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在闫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由平均分52.8分提高到86.3分。细数过往,闫老师当过8届班主任,带过23届毕业班,每届学生都是高考成绩斐然。近五年高考她所教学生分别以462、467、468、473、476分(满分500分)勇夺全省计算机应用专业前十名的好成绩。今年,她所带的班级23人参加高考,21人考入本科,本科升学率为91.3%,远远超过全省本科升学率,两名同学省排名位列前10。班级共有8人考入哈尔滨商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人考入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人考入佳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课满分200分,班级平均成绩192分。如此骄人的成绩,都离不开闫老师的谆谆教导。多年来,她爱字当头,严字把关,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辛勤与智慧托起了每一名学生的幸福梦。
在繁忙工作之余,闫老师还不忘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并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她编著《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一书,完成课题2个,撰写论文22篇,优质课18节、教学设计4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十分突出。她还多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闫老师用高尚的师德筑起大爱,用丰盈的知识充实学生,影响学生,成全学生。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嘉荫县职业教育的顶梁,在她的影响下,嘉荫职业教育中心青年教师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准绳。6月,全省职业教育周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彰显了我省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相信嘉荫职业教育在以闫老师为典型的教师带头人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将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旗帜。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