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达人”老薛

作者: 陈广芸

“规律达人”老薛0
薛怀杰,饶河县第二中学教师,曾荣获黑龙江省县域优秀人才、省最美班主任,双鸭山市优秀教师、市先进个人,饶河县优秀共产党员、县先进个人、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等称号。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研教育成果二等奖,双鸭山市科研成果一等奖,饶河县中学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教育为犁,耕耘在知识的田野上,播种着智慧与希望。他们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坚持,都在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未来。薛怀杰就是这群体中的一员,一位29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深耕在边境学校的一线教师。

刻苦自律上下求索

薛怀杰的父母都是边境乡村学校的一线教师。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从懂事起,早晨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基本上不是父母,而是饭桌上他们留给他的饭菜。他知道父母是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了,懂事的他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父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责任,也深深地影响了年幼的薛怀杰。从那时起,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95年,薛怀杰从师范学校毕业,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回到了他的家乡,2011年成为了饶河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教师。初入教坛,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管理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去探索和解决。

薛怀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他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他还尝试了大单元教学,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中比较难的题型就是规律题,要做好规律题必须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薛怀杰老师对这种题型不仅自己做得好,而且还讲得特别好,慢慢地,“规律达人”老薛的称呼就在学生中传开了。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薛怀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认可。回想29年的教学路,他常说:“父母一直是我的榜样,是我在教育之路上奋进的标杆和动力。”

循序渐进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班级四个字里包含着多重意义。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还要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锻造好品格。

参加工作不久,薛怀杰接过学校安排的带班任务,成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从个人成长历程中,薛怀杰深深体会到父母作为榜样带给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接手班级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回归教育本真,用自己真心的付出和行动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中,让他们明事理,辨是非,知责任,勇担当,为他们未来人生奠好基。

学生中有很多独生子女,在家中什么事都习惯让父母包办代替,没有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刚接手班级时,薛老师发现值日生工作非常马虎,教室卫生总是打扫得不彻底,犄角旮旯里总会留下些笔头纸屑。薛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急着批评学生,而是晚上放学值日生都走后,他再回到教室检查一遍当天清扫情况,遇到打扫不干净的地方,他会移开桌椅认认真真地重新打扫干净。每天早上6点多他第一个到班级,给教室开窗通风,顺道再擦擦玻璃擦擦门。坚持了一段时间,班级变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很多科任老师来到班级上课,都会由衷夸赞一句:“走了这么多班,咱班教室最干净!”渐渐地,同学们发现了老师早来晚走的秘密。原来是薛老师在默默地、悄无声息地付出,给大家营造了温馨干净的“小家”。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们开始认真对待值日工作,真正开始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有一次,薛老师放学后例行检查卫生,远远地就听见班级里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生活委员小杰发现教室里有些桌椅因为反复搬动钉子松动了,一碰就摇晃得厉害,他从家里拿来工具,带着当天的值日生把松动的桌椅都加固一下。望着几个学生忙得通红的小脸儿,薛老师由衷地笑了。

薛怀杰老师的听课笔记、导学案都做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尤其是上课的板书,步骤严谨,清晰明了。他常对学生说,你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步骤完整,书写清楚,因为它体现的是你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他说:“我坚持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希望从数学学科入手,触类旁通,让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以生为本尽职尽责

薛老师对学生个性化的关怀同样值得称赞。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此,他会花时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优势和困难,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教学中,他坚持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主导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他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他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重点。例如,每一节课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回答,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会学习。在薛老师的班级里,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被理解和尊重的温暖,这种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家校合作在薛老师的工作理念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深知,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是为学生创造好的成长环境的关键,要积极努力地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成长过程中来。他在班级里坚持开展“我与孩子共成长”活动,分阶段组织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分享读书感受;共同完成家庭作业,了解孩子学习状态,并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一位家长很动情地说:“非常幸运遇到了薛老师,他对我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缺点、思想动态了解得比我这个当妈的透彻得多,也非常感谢薛老师的及时沟通,让第一次做家长的我更多地参与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是薛老师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他非常善于就地取材,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都会信手拈来,从小事中让学生悟出人生的道理。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他总是提前做好心里纾解,告诉学生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学会享受比赛。排球赛后,他会把学生们精彩的接球、传球、扣球的照片配上有力有趣的文字制成课件,在班会上回放展示。随着一张张照片的闪现,学生们又一次为大家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向上的气势鼓舞,眼神中流露出自信的光芒……一场球赛让学生在成败得失中实现自我教育,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闭环。

在家庭中,薛老师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父亲、好儿子。尽管工作繁忙,他总是尽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替换两位姐姐照顾家中瘫痪老人。他的这种责任感,不仅让他在家庭中赢得了尊重,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有同事说:“当我觉得生活很累的时候,就想想他,身心就充满了力量。”

薛老师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超越校园,影响更广泛的社会。因此,他经常参与社区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最近,县里需要支援前线抗洪抢险,他挺身而出。他的这种社会责任感,让他的教育工作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对于未来,薛怀杰老师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希望能够继续深耕教育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他也希望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他还计划加强与同事在教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薛怀杰老师的故事,是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生动写照。他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构成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鲜明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杨馥毓

上一篇: 阳光“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