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旗仪式活动中培育幼儿爱国情感的实践研究

作者: 肖首珍

升旗仪式中有鲜艳的国旗、特定的场地、有仪式感的仪仗队、规范的流程、嘹亮的歌声和神圣的气氛,这些对幼儿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是培育幼儿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当下,大多数幼儿园都有举行升旗仪式,但不乏“走过场”或偶尔为之的现象,能真正发挥升旗仪式价值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园开展了“在升旗仪式活动中培育幼儿爱国情感”的实践研究,旨在探析幼儿园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丰富幼儿园升旗仪式的内涵,寻求贴近幼儿的方式,以潜移默化地滋养幼儿心灵,培育其爱国情感。

一、研究方法

我园采用文献法,通过组织教师查阅有关“升旗仪式、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开展理论学习与交流,为本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和编制调查问卷并将问卷分发给本园的全体教师和家长填写,同时依据问卷工具向幼儿展开调查。通过回收、整理、分析,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对升旗活动的认识、态度和期望,并征集升旗仪式活动建议。实施行动研究法,带动一线骨干教师集体研究并制定幼儿园升旗仪式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方案以解决问题,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完善升旗仪式活动,从而有效地培育幼儿爱国情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二、研究过程

(一)调查分析,反思学习,认识升旗仪式的价值

1.升旗仪式是幼儿喜欢、教师与家长认可的教育形式

在“你愿意参加升旗仪式吗”的选题中,家长的选择结果中“非常愿意”占比72.45%,“愿意”占比19.15%,“不愿意”只占比8.38%;教师的选择结果中“非常愿意”占比80%,“愿意”占比15%,“不愿意”占比5%。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升旗仪式有兴趣,认可在幼儿园运用这一教育形式。

在回答“你喜欢参加升旗仪式吗”问题时,98.12%的大班幼儿、65%的中班幼儿、43.66%的小班幼儿回答“喜欢”,说明大多数幼儿对升旗仪式活动感兴趣,喜欢升旗仪式。这一结果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即年龄越大对参加升旗仪式活动感兴趣的人数越多。

2.升旗仪式对幼儿的教育意义重大

在“升旗仪式价值认可”的选题中,家长选择“意义重大”的占比79.54%,选择“意义一般”的占比20.46%;而教师全部选择了“意义重大”。这表明升旗仪式不仅在每一个成年人心里具有份量,而且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升旗仪式对于幼儿的教育意义同样重大。

反思以往组织过的升旗仪式,通过查阅与交流相关资料,我们认识到升旗仪式对于幼儿的重大教育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升旗仪式创设的是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能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其爱国情感及自豪感;(2)在升旗仪式上认识国旗,能让幼儿更真切地了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懂得尊重、爱护国旗;(3)升旗仪式中“国旗下的讲话”创新为适合幼儿的“国旗下的活动”,活动中红色故事、民族文化等内容对幼儿个体产生综合性影响;(4)幼儿通过关注视频、图片中的国旗出现在什么活动或场合,感知在不同时刻、不同环境中出现国旗所体现的意义,如取得胜利、宣布主权、为国家获得荣誉、团结一心等。

(二)研制以幼儿为主体的升旗仪式活动方案,不断实践与创新

1.了解幼儿兴趣点,研制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升旗仪式活动方案

在回答“你为什么喜欢升旗仪式”时,幼儿的答案比较集中,“我喜欢看到国旗升起来”“我喜欢护旗队神气的样子”“我喜欢升旗后的故事”“我喜欢升旗后的游戏”。由此可见,幼儿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是能让他们参与其中的、有互动性、能强烈吸引其感官的内容。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集体研究、制定了升旗仪式方案,方案中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增加护旗队队员,提高幼儿的参与度;(2)规范、固定“出旗、升旗、奏(唱)国歌”的流程,创新“国旗下的活动”内容、形式与方法;(3)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主持人由幼儿担任,“国旗下的活动”由幼儿选定主题等。

2.通过不断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幼儿成为升旗仪式活动方案的研制者

经过一步步研究推进,课题组通过不断实践、观察,反思不足,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优化行动方案。第一轮行动研究,解决了活动主题宽泛、与幼儿经验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第二轮行动研究,解决了幼儿主体性不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试行班级轮流负责主题活动的策略。第三轮基于幼儿的兴趣开展,既体现了年龄层次的不同,也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即小班幼儿看哥哥姐姐是怎么开展升旗仪式的,中、大班的幼儿则参与到升旗仪式的主题确定、调查和方案制定、角色竞选中来。以国旗下的活动“端午节”为例:

主题选定:中班幼儿前往各个班级进行“你最感兴趣的升旗仪式内容”小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大家对即将临近的端午节主题比较感兴趣。再次进行小调查“你知道的端午节”,包括端午节的习俗、故事、儿歌、诗歌、歌曲等。

讨论方案:晨间活动时间,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本班升旗仪式主题内容。通过激烈的讨论,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致选定了用讲屈原的故事让大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图片的形式让大家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为全园幼儿表演合唱《过端午》,最后全园一起玩民间游戏“划龙舟”。

活动成效:该升旗仪式活动,小主持人将端午的故事娓娓道来,负责图片展示的幼儿用形象生动的图卡带领大家了解端午的习俗,在节目表演中,小观众们不由自主地进行跟唱,游戏中一片欢声笑语。

3.实施家园共育,延伸与丰富升旗仪式活动的内容

我们不仅倡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升旗仪式,还指导家长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实地旅游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带幼儿游览风景秀丽的山川河流、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如参观岳麓书院、打卡红色基地等。这些都是培育爱国情感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幼儿园升旗仪式活动的延伸与丰富。同时,我们请家长将以上活动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到班级群,一是方便家长们交流、学习,二是为教师提供“家庭中培育幼儿爱国情感的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相关资料。

三、研究成果

(一)构建幼儿园升旗仪式活动内容,创新幼儿园升旗仪式活动策略和方法

在持续的升旗仪式活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升旗仪式的主题活动内容整理概括为三类,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人文精神教育、中华品德礼仪教育,构建了我园升旗仪式“三育”主题活动内容。其中我们整理了“精忠报国”“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国学经典”“礼仪小天使”“健康小卫士”“环保小卫士”等系列活动,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升旗仪式活动集。

结合利用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我们探索了具有仪式感、秩序感、情景性、文化性、整合性、多元性的活动策略,既保持仪式教育的庄严与隆重,又寓教于乐、浅显生动。如创新开展艺术节、六一活动、运动会、开园典礼、毕业典礼等有意义的升旗仪式活动,教师改变方法和策略,从完成任务式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变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在活动中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仅培育了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爱幼儿园、爱国家等高级道德情感,而且助推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具有本园特色的升旗仪式活动集也细化为日常升旗仪式活动集、主题升旗仪式活动集和重大活动集。

(二)幼儿建立了初步的爱国情感,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发展

研究中发现,幼儿能自主地将升旗仪式活动与班级主题活动相结合,并在环境创设、游戏、区域活动中自然地呈现出升旗仪式的内容。如建构区有幼儿搭建升旗台,表演区有幼儿表演升旗仪式,美工区有幼儿画护旗队、国旗和国旗下的活动,还有幼儿在尝试进行“升旗仪式的皮影制作”。我们知道,“幼儿的行为目的性,更多地受情绪情感的支配”,而“情感情趣是幼儿发生相应行为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仪式感极强、内容丰富、幼儿深度参与的升旗仪式活动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培育了幼儿爱国旗、敬重国旗、羡慕护旗队的情感,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之情也已在幼儿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以幼儿为主体的升旗仪式活动中,幼儿常常以班集体合作、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调查、设计方案、主持活动,其集体荣誉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良好发展。此外,幼儿的语言表达、临场应变能力、责任感、榜样意识以及社会品质、道德规范都得以增强。

(三)教师育人素质获得了提升

教师参与“在升旗仪式活动中培育幼儿爱国情感”的实践研究,需要查阅多方面资料,不断地学习、交流、讨论、研制方案,并实施于教育实践中。此过程既是教师深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身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强烈的爱国热情去感染影响幼儿的过程。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觉悟、理论文化素养、育人能力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我国儿童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幼儿教育作为幼儿一生教育的起点,正是塑造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崇高使命。我们应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坚定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探索、实现升旗仪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认同,筑牢千千万万中国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家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使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