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入角色 玩趣增体验

作者: 王艳

所谓“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是指生活中处处有教育,个体可以在参与社会互动的情景中积累经验,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存在着幼儿的交往与角色模拟交往两个层面的交往,体现了“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小班幼儿处于参与集体生活的初期阶段,在此期间进行角色游戏,是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以“社会即学校”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探索实践。

一、支持幼儿在交往中生成游戏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体系,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构成,三者是相关联的。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是由幼儿自身组成的社会,是幼儿实现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载体。在儿童社会中,角色游戏是他们共同的兴趣。而幼儿经常会在互动时形成一个兴趣点,从而自然地衍生出游戏。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幼儿在交往中生成游戏,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创设条件。

案例: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对“飞机”产生了兴趣,班上的亮亮、欣欣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过飞机,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和大家分享坐飞机的经验。很多幼儿都很向往,说道:“我们也要玩坐飞机。”大家听亮亮、欣欣说飞机上的座位就和大巴车差不多,是排排坐的。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整理区域,留出一个长方形的空白地带,并排列了小椅子,作为玩“坐飞机”的场地。

在角色游戏的生成阶段,幼儿聆听他人的想法,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一起动手创建情境、分配角色,互相探讨学习。“坐飞机”游戏不是教师提出的主题,而是在幼儿的共同兴趣下生成的,再在少数有经验的幼儿帮助下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通过交往获得间接经验,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如何在集体中去讨论、协商、计划一件事情。

二、观察角色游戏中的社会再现

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在虚拟角色的交往中再现真实的社会。角色游戏实际上是幼儿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准备,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情感发展,帮助他们习得社会规则。在角色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是否表现了幼儿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判断和适应,显示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案例:在“娃娃家”活动中,晶晶很喜欢玩娃娃,她给娃娃梳头、穿鞋袜,给娃娃推摇篮车。后来乐乐也加入了游戏,对晶晶说:“你当妈妈,我当爸爸。”两人一起给“孩子”准备食物,晶晶也开始称自己是“妈妈”。又有小朋友进区拿起假发当爷爷奶奶,大家一起给娃娃过生日。幼儿又在谈话的过程中,引出了“给爷爷奶奶过寿”的游戏主题。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再现社会经验,相互分享认知、巩固认同,是其对社会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本案例中,晶晶最初玩娃娃的游戏行为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社会化活动,只是单纯的玩乐。随着游戏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游戏中再现的生活情景愈加丰富,乐乐的加入推动了游戏的发展,使幼儿对关于爸爸妈妈合作照顾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爷爷奶奶”的加入则让幼儿探索祖辈亲属在家庭里的位置。大家在给娃娃过生日后,又反过来给爷爷奶奶过生日,表明幼儿能意识到两种“过生日”情境的差别,尝试构建关于家庭中适宜交往方式的经验。这些体验都可以再现到真实的生活中,让幼儿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也更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引导幼儿借助互动解决问题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个人无法完成整个角色游戏。在参与角色游戏时,会面临许多生成性的问题。小班幼儿与人交往的经验并不多,与中大班幼儿相比,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在游戏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更高。这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凭借互动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

案例:顺应幼儿的兴趣,班级里的角色游戏又增添了“交警”职位。幼儿对于新增添的角色都非常感兴趣,抢着扮演。这时,涛涛、乐乐、晴晴和莹莹起了争执,因为他们都想当交警。教师见游戏不能很好地进行,便引导幼儿:“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坐车时,马路上交警会比汽车多吗?如果都是交警,那谁来开车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商议以后,其中两名幼儿主动退出去担任汽车小司机,决定下轮游戏中再当交警。

在小班阶段,因游戏角色的分配而产生争执的情况比较多,这些问题大多是在幼儿的社会交往中生成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在交往中去解决。教师并不属于角色游戏下儿童社会中的一员,如果教师直接去代替幼儿调解争议,其实是用外部力量来解决幼儿在交往中产生的问题,会剥夺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机会。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游戏时,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幼儿用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积累了化解交往冲突的策略,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处于社会化的互动场,教师要科学认识角色游戏对于促进幼儿成长的意义,支持幼儿在交往中形成游戏的设想,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和分析幼儿再现社会规则的能力,并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生成问题,进一步推动游戏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成长。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