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车大探秘
作者: 王洁 刘晓娟 曹素清幼儿园户外场地投放了新材料——PVC管,有规格不一的管子,也有各种各样的接头,如二通头、三通头等。起初,幼儿只是用管子进行简单的直线连接,后来不仅用二通头、四通头连接成正(长)方形、正(长)方体,还用管子制作方向盘、车架,每天都乐此不疲。于是,一场蕴含创造与智慧的PVC管游戏“赛车大探秘”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赛车散架了
权德从材料箱取出一样长的PVC管,用通头连接起来做车身,又滚来4个轮胎,大声喊道:“海睿,睿达,快帮我把这个放到轮胎上。你们扶好轮胎,我要把赛车框架放到轮胎上。”只见权德站在框架前双手用力抬起车身底部,放下来,走到车身右侧从下往上抬,放下来,又走到中间双手往上抬,又放了下来。他只好寻求帮助:“车身太重了,我抬不起来。我在前面抬,你们在后面抬。”于是大家使劲往上抬,突然车身散架了。权德大叫道:“糟糕,我的赛车毁了!”
哇,赛车站立了
睿达、海睿等人滚来了轮胎,权德和其他幼儿也已经用PVC管重新组装好车身。接着,他们用连接好的PVC管分别穿过前轮和后轮,分工合作将车身抬到上面。海睿说:“一直扶着轮胎太累,咱们想个更好的办法让轮胎立起来。”睿达提议:“要不试一试用木梯挡住轮胎?”海睿说:“可是其他人还需要梯子。”翊睿建议道:“把长木板塞到轮胎里压住,就不会倒。”权德说:“我有办法了,看我的。”只见他将轮胎穿过长长的PVC管并调整到六通头处,又在接头处插上不同规格的PVC管卡在轮胎槽内,经过多次对比、尝试、调整,赛车成功立起来了。
不滚动的酷跑赛车
权德要搭一辆酷跑赛车。他用接好的PVC管将前轮和后轮连起来,并在四个轮胎里用PVC管卡住轮胎,两个轮胎中间放上安装好的长方体车身。最后,权德用手推动左右两边的轮胎,发现赛车不能滚动,又用双手推中间的车身,赛车还是没有动起来。
游戏后,教师与幼儿进行了回顾。
师:赛车滚动不起来,有什么方法能让它滚动起来呢?
景越:轮子和车身没有连接住,需要一根轴。
俊元:把六通头上的长管子去掉,每个轮胎旁边站一个小朋友往前推。
妙妙:轮子可以往里放,挨着赛车身体。
师: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睿达:我觉得管子不能去掉,四个小朋友推动轮胎,也能往前滚。
牛牛:把滚筒放到赛车下面。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明天可以尝试验证一下。
极速飞轮赛车
幼儿计划搭建一辆极速飞轮赛车。权德、睿达先搭好车身,又到材料区找来两个滚筒。
第一次尝试 睿达、海睿分别从两端抬起车身,权德将两个滚筒放到车身下。俊元突然说:“不行,这两个滚筒不一样大。”权德只好将小滚筒拉出来,换成了一样大的滚筒。
第二次尝试 权德从材料区取来一样大的滚筒。他和睿达抬起两端,俊元站在车身中间抬,海睿负责将两个滚筒滚到车身下。权德说:“海睿,你在中间滚动,我在后面滚动。睿达扶着两边。”他们大声喊道:“成功了!”睿达说:“我来推,你们钻到滚筒里。”在滚动中,权德发现车身在滚筒上滑动移位,不能很好地前行,便提议道:“还是用轮胎搭赛车吧。”

第三次尝试 幼儿商量设计两层赛车,在搭建第二层时够不着。权德说:“咱们把它放平来搭。”他们将PVC管修整好立了起来,安上轴,然后将轴穿到轮胎里,最后用三通头PVC管卡住轮胎。翊睿说:“卡住车就不能走了。”权德听了他的建议,把卡口PVC管去掉,将轮胎放到里面靠住车身。幼儿推着赛车开心地说:“成功了,成功了!”话音刚落,轮胎倒了。
第四次尝试 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海睿说:“PVC管太长,轮胎支撑不住,用手滚轮胎太累。”俊元说:“两层太重了,还是搭一层吧。”权德说:“旁边设计一个长方形轴,轮胎就不会倒,我们来试试。”他们分工合作搭好车身,又在旁边搭好长方形轴。权德指着前面的轮胎说:“把这个五通头换成六通头。”很快,他们搭建好了赛车。静静说:“不要扶轮胎,我可以转动方向盘当司机。”其他幼儿则在后面推着车身,结果没一会儿后面的车轮就倾斜了。
第五次尝试 大家在一起商量,翊睿说:“一个轮胎不能占满,我们在里面放两个轮胎。”权德说:“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快搭。”他们在长方形轴里放好两个轮胎,刚好占满。幼儿在后面推着车杠高兴地喊:“成功了!成功了!”
教师小结
1.PVC管游戏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整个探索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持续学习的多种特征及其发展功能——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如连续五次尝试赛车游戏)、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如活动中轮胎、滚筒、PVC管卡口位置的多次调整)、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对PVC管长短与滚筒大小的判断与选择、对力的传递性、力与重量关系的感知)、对有关数学经验的感知与体验(如用PVC管做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协作等,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善于坚持和及时反思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2.环境与材料的支持引导幼儿探索
开放包容的环境和多样化的材料始终影响并支持着幼儿游戏的发生和发展。首先,PVC管因材料的质量、体积等特性为游戏埋下“坍塌”风险的同时,也给幼儿的搭建游戏带来挑战。其次,基于轮胎易滚动的特性,幼儿提出了“如何帮助其稳定站立”的新问题。最后,滚筒、平板车等可供自由选取、灵活组合的材料以及足够宽阔、平整的户外场地,为赛车的滚动和车身的进一步升级带来了无限可能。在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随处可见。一方面,幼儿是材料的主人,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操作各种材料。另一方面,材料本身的不同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影响着幼儿的操作。
3.适宜的支持将幼儿自主游戏推向深入
游戏前,支持幼儿做计划,承前启后续接游戏经验。游戏中,尊重幼儿游戏意愿,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手和最小程度的介入,当幼儿抬不起赛车车身时及时鼓励,当赛车立不起来时放手不干预,当幼儿因赛车无法滚动寻求帮助时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幼儿顺利游戏时适时退后给予关注与观察。游戏后,教师和幼儿进行集体交流分享和一对一游戏故事表征记录,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建构经验,从而推动幼儿自主游戏走向深入。
专业视角
(山西省学前教育中心 原燕)
本案例为我们呈现了一群孩子用PVC管、轮胎等材料搭建赛车的多次探索。
案例中的材料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无固定玩法、可自由组合,能支持幼儿的多种操作和想象,并且价格相对便宜。幼儿在操作中逐渐掌握了不同型号的接头与PVC管之间的衔接方法,从平面到立体,从单层到双层,从大框架到小细节……幼儿在遇到的问题情境中乐于接受挑战,让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材料的掌控能力也得到增强。
案例中,幼儿起初想搭建一个一层的可站立的车,后来变为想搭建一个两层的可自如滚动的车。随着想法的逐渐丰满,他们的探索也愈加深入,在充分感知、操作、试错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最终实现了他们的游戏想法。当车开动起来的那一刻,幼儿高呼“成功了!成功了”,那种成就感是经历过多次失败后的成功,是认真坚持不放弃的成功,是团队协作共努力的成功,对幼儿来说意义深远。我在想,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中可能已经深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可能已经根植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可能已经插上了实现更多梦想的翅膀……
从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在游戏中自然发生、发展的,是伴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进行的,让我又一次想起虞永平教授文章中的话:幼儿园的课程就是做事,就是做幼儿力所能及的、能感受挑战的、能感受到趣味的、有思维参与的事。希望记录案例的教师和幼儿园能够进一步梳理每一次游戏后与幼儿一起的回顾和反思,形成回溯性课程,在师幼共成长的过程中构建起具有游戏特点的园本课程。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