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 蔡迎旗 张丽莹

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影响的实证研究0

摘 要: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活力感和学习感的综合体现。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20所幼儿园的61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幼儿园组织支持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效应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在影响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整体较强;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的工作旺盛感,并在幼儿园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机制中产生中介效应。为了促进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提升,幼儿园亟须给予幼儿园教师充裕的物质保障,制定合理的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与和谐的人际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组织支持;基本心理需求;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4)03-0048-1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4.03.005

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1]。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状态[2]。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是教师积极心理状态的体现,是教师在工作环境中对自身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自身所拥有的工作活力的认知,并由两种认知状态相互交融组合形成的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的活力感和学习感[3]。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以及积极进取的状态面对工作。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在缓解教师不良情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产生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工作旺盛感较高的个体在工作中更易展示较多的积极行为[4]。研究表明:工作旺盛感对于提升个体的工作绩效、组织归属感以及缓解个体的工作倦怠均具有显著影响[5]。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伴随着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增强,教师主动参与幼儿园保教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加[6]。拥有较高工作旺盛感的教师不仅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保教工作中,同时也能够积极主动汲取有利于自我成长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感知自身的旺盛感来衡量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决定如何采取行动来提升工作旺盛感[7]。教师个人的工作旺盛感能够激发工作场域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成长活力,从而激发幼儿园教师群体的积极情绪。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引导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促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同时是一种教育组织,教师的工作活力感及学习感都深深根植于幼儿园的组织情境之中,具有动态性的组织情境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因此,从组织支持层面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极为重要。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是教师密切接触的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主要通过工作支持、价值认同以及利益关心对教师的工作旺盛感产生积极作用[8]。爱德华兹(Edwards)认为:行为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人与环境良好的契合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9]。米勒(Miller)和斯蒂弗(Stever)认为:自我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动态互动而发生的[10]。社会嵌入模型提出:当个人融入拥有自主决定权、广泛的信息共享以及信任与尊重并存的组织环境时,他们更有可能以积极的行为来促进自身的工作旺盛感[11]。因此,若要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需要从幼儿园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着力。研究发现:学校在制定决策时如能兼顾教师的利益以及情感,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以及依赖感就会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也会随之增加[12]。与此同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学校对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其他资源提供支持,教师会遵循互惠原则,提高工作投入的程度,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13]。此外,布朗(Brown)和杜吉德(Duguid)等人研究发现:学习是通过个体所处组织的内部以及外部将个体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发生相应社会活动而形成[14]。支持、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和教学效能感,进而使教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教师的学习感[15]。本研究将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的活力感以及学习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探讨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是如何影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据此,提出假设H1: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正向预测教师的工作旺盛感。

幼儿园的组织支持包括或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赖安(Ryan)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基本心理需求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该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个体对于自主、胜任以及关系的需求[6]。自主需求是个体对于选择以及决定的自由感的需求。胜任需求是个体处理环境[16]以及有效利用周围资源从而满足自己需要的需求[17]。关系需求是个体渴望建立一种与他人相互尊重和信赖的关系,并能从中体会到归属感的需求[18]。德西(Deci)和加涅(Gagné)认为需求的满意度以及工作动机部分取决于组织因素[19]。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意度与组织氛围、组织支持呈现正相关[20]。个人成长整合模型提出组织环境中的自主决策、信息共享以及尊重的气氛能够促进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21]。有学者从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自主、胜任以及关系方面的需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学领导的支持式管理能够促进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19];高职院校给予教师足够的话语权,能够满足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22];幼儿园教师获得的心理授权较高时,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工作主动性将会提升,更能够感知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23]。除此之外,对于组织员工的研究也发现:组织支持是影响员工基本心理需求的前因变量[24]。因此,考虑到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其对教师影响尤为重要,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是保障教师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据此,提出假设H2: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正向预测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

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工作旺盛感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斯普雷策(Spreitzer)等人提出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对个体旺盛感的发展至关重要[11]。戴西(Deci)和赖安(Ryan)认为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为个体积极行为的发生与心理成长奠定了基础[25]。相关研究认为个体对于自主需求的满足能够减少自身的倦怠感,胜任需求的满足感与个体的活力以及认知投入有关[26]。国外研究发现:个体的胜任感通过影响自身的内在动机从而影响个体的活力[27]。维纳尔斯基(Vinarski)等人的研究表明胜任感增加了员工工作任务中的认知投入,特别是需要创新思维完成的任务[28]。扩展结构模型表明,个体通过与工作中的其他个体相互接触,将会拓展思维、增强对其他事物的探索,进而促进个体能力的提升[29]。由此,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对其工作活力以及个人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保证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前因变量。据此,提出假设H3: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预测教师的工作旺盛感。

总之,组织支持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基本心理需求可显著预测个体的工作旺盛感。有研究通过对中国研究机构的481名员工进行调查,发现组织支持能够显著促进员工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30]。波拉斯(Porath)等人通过对6个组织中的335名员工进行研究后发现:员工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均显著影响了员工的学习感以及活力感[31]。温忠麟和叶宝娟提出:要加深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就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进行考察[32]。因此,结合教师基本心理需求来探讨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的作用机制,提出假设H4:基本心理需求在幼儿园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机制中存在中介效应。

国内外有关工作旺盛感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员工、信访人员以及护士等群体的心理资本、领导支持、家庭支持以及组织情境等因素对群体的工作旺盛感的影响[33]。本研究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揭示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丰富组织情境对教师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同时,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心理成长、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若组织情境能够予以满足,教师的学习以及成长则能够获取资源,自身的工作旺盛感也会提升[25,34]。基于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探索幼儿园组织支持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机理,能丰富幼儿园教师职业与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据此,本研究试图揭示如下问题: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整体情况如何,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以及工作旺盛感与幼儿园的组织支持是什么关系,基本心理需求在幼儿园的组织支持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旺盛感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20所幼儿园的61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揭示幼儿园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以证实组织情境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的增益作用,为幼儿园教师管理提供相应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以及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0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抽样,抽样过程中考虑园所等级、教师编制情况、园所所在位置、教龄等背景特征,使其能更好地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58份,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剔除了规律性作答以及答案之间互相矛盾的问卷,最终保留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为93.13%。

(二)研究工具

1.幼儿园组织支持感量表

本研究参考艾森伯格(Eisenberger)开发的组织支持量表[35],并采用凌文栓等研究者编制的中文版组织支持量表[36],在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对调查题目进行调整以适应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量表共24道题目,由3个因子组成:工作支持、价值认同和利益关心。其中,工作支持因子有10道题目,主要包括幼儿园组织是否让教师担任最适合的工作、看重教师的工作价值和目标、在教师遇到工作上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关注工作中出色的教师、让教师充分发挥潜能等方面的内容;价值认同因子有7道题目,主要包括幼儿园对教师在职的价值认同、认为教师离职是幼儿园的人才流失、挽留离职教师以及为教师的成就而感到骄傲等方面的内容;利益关心因子共含7道题目,主要包括幼儿园关心教师的生活状况、为教师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关心教师的利益与薪资状况等内容。

运用Amos24.0对幼儿园组织支持感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拟合较为良好,Χ2/df=3.97,RMSEA=0.07,CFI=0.92,IFI=0.92,TLI=0.91,GFI=0.89,AGFI=0.87。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2.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量表

本研究参考波拉斯(Porath)开发的工作旺盛感量表[37],该量表对工作旺盛感的预测力已被诸多学者所证实有效。在已有量表基础上,对题目进行调整以适应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与工作特征。量表共10道题目,由2个因子组成:活力感以及学习感。其中,活力感有5道题目,主要包括教师在工作中对自身能量的积极感受;学习感有5道题目,主要包括教师能够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体验。

运用Amos24.0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旺盛感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拟合较为良好,Χ2/df=3.62,RMSEA=0.07,CFI=0.98,IFI=0.98,TLI=0.97,GFI=0.97,AGFI=0.94。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3.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量表

本研究参考赖安(Ryan)开发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38],并采用李敏等研究者编制的中文版且适用于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该量表的预测力已被研究者证实有效。量表共16道题目,由3个因子组成:自主、胜任以及关系。其中,自主需求因子有5道题目,主要包括教师对于自我决定以及选择的需求;胜任需求因子有5道题目,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运用个人能力及技能以寻求帮助或克服挑战获得预期结果的需求;关系需求因子有6道题目,主要包括教师能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感和相互依赖的需求。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