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S作业设计模式在初中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作者: 孙艳 田红亮
摘 要:“双减”政策背景下,一线教师在积极探索新的作业设计模式。DCS作业设计模式包括教师作业设计(Design),培养学生核心素养(Core Accomplishment)和发展学生作业自主管理能力(Self-management),旨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DCS作业设计模式在初中英语学科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DCS作业设计模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1-0040-04
一、引言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就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做出了重要部署。“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指出,“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
二、目前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现状
(一)无激趣效果
作业形式单调,缺乏创新,主要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题型为主,形式缺乏弹性,偏重课本,内容重复。
(二)随意性强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目标意识,围绕某一本练习册随意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缺乏针对性,结果可能劳而无功。
(三)分层不明显
作业内容“一刀切”,缺乏层次性,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没有挑战性,基础偏弱的学生可能觉得难以完成,这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因此,加强教师作业设计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我校推行了DCS作业设计模式,即教师作业设计(Design),培养学生核心素养(Core Accomplishment)和发展学生作业自主管理能力(Self-management)。不难看出,DCS作业设计的最核心的环节就是教师作业设计Design。这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科知识系统的基础上,为了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作业管理能力,对课程内容和单元整体作业进行精心设计。
三、DCS作业设计模式及创新点解读
(一)模式解读
1.教师的作业设计(Design): 教师的作业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组织和整合,设计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这些任务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Core accomplishment):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3.学生的作业自主管理能力(Self-management): 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安排时间:学生需要自己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包括课后复习、预习新课以及完成作业的时间。
自我控制进度:学生需要自我控制作业的完成进度,避免拖延或者赶工,保证作业的质量。
自我检查和修正: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要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错误及时修正,提高学习效果。
自我反思和总结: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激励和奖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给自己一些激励和奖励,如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玩一会儿喜欢的游戏等,以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希望通过教师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作业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是该作业设计模式的基础,教师在研究《课标》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作业自主管理能力。
(二)创新点解读
该作业模式是基于“双减”中“减轻学生课内作业负担”而提出的。其创新点体现在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及通过对作业完成过程的反思和评价来培养自主作业管理能力。
1.在该模式下,教师设计探究性的作业,减少思维含量较低的重复抄写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学生在调查、收集并处理与作业要求相关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表达和交流他们的发现来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协作,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在完成作业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自主作业评价表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与反思。该自评表能够不断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完善学习表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见表1)。
四、DCS作业设计模式在初中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双减”政策不是单纯减少作业量,而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管理能力。高效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重复抄写中浪费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以《课标》单元大观念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为指导,利用DCS作业设计模式,对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8内容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一)深入研读教材,明确主题意义
本单元以街坊邻里(the neighborhood)为话题,该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校园、社区环境与设施”。单元教学内容旨在实现“能在街上问路并为他人指路(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on the street)”的语言功能。
第一部分涉及Section A(1a-2d),该部分包括与社区环境和设施相关的词汇、方位介词短语以及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第二部分涉及Section A Grammar Focus-Section B 1d,本部分的Grammar Focus呈现单元重点语法功能结构,包括there be结构、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描述位置的方位介词和短语。第三部分涉及Section B(2a-2c),这一部分图文并茂,展现了三个学生所居住的社区环境状况。三个文本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语法、功能项目,内容丰富,便于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英语学习,具备了基本的音标认读和拼读能力,能够感知词汇词性的不同并对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进行整合。关于社区场所的基本词汇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简单的英语句式交换有关身边场所位置的简单信息,能根据图片大致描述场所的位置。但是对于真实情境中的场所翻译和路线表达了解得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错误。当前学生初步具备做作业的自主意识,但是自控力仍旧不足,自主性和做作业的标准需要继续提高。
(三)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本单元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以街区为主题的听说活动,感知并注意街区场所的英文表达;获取并梳理方位介词及介词短语的英文表达;应用where疑问句、there be结构和方位介词在对话中问路指路。
2.通过阅读有关街区有趣的地点的文章,概括这些场所的共性特征,分析场所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的原因,运用类似表达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街区场所和可进行的有益活动。
3.通过描写实践活动和活动场所,内化结构化新知,并就班级实践活动写一封给外教的邀请函,具体阐释活动内容和行动路线。
(四)单元作业目标
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和单元主题,分解本单元的作业目标。
1.学习理解:梳理街区场所的英文名称和方位介词;概括There be结构和Where特殊疑问句的用法。
2.应用实践:描述学校周边或家庭周边的街区场所,并能够运用于简单的英文对话中。
3.迁移创新:创造并书写一封信,邀请学校的外教老师参加班级实践活动,准确描述如何到达指定地点。
(五)单元作业设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情,作业设计应进行适当分层。A层作业适合基础较好的同学;B层作业适合中等层次的同学;C层作业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见表2)。
(六)作业设计反思
该作业内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基于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课时作业,从词块学习到句型掌握,再到段落描写,逐层递进,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升级培养,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作业设计在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起关联,设计了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进行作业评价时,教师可结合集体展示讲评和个别讲解等方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关注学生是否改正了作业中的错误。应用DCS作业设计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围绕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设计单元整体作业目标,并对课时的分层作业展开设计,落实“双减”政策,为实现学生学科能力而进行设计。
五、结语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助于将同一单元里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知识点关联起来,增强知识内容的衔接性和递进性,避免机械性的重复作业,提升发散性题型的比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单元分析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达成科学、完整的学科认知。DCS作业设计模式旨在激发教师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并梳理出系统的、有层次的高效作业形式与内容,从而达到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梅德明,王 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丽芸.“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分析[J].校园英语,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