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素养观照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作者: 张爱平摘 要:学科素养作为当代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对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教师参照构成学科素养的语言技能、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训练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媒介和适合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地设计训练活动,能引领学生自主进行英语文本的阅读理解和意义建构,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语言知识的积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1-0044-03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不仅是学生扩充英语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学生形成文化观念和思想品格的便捷方式。英语学科素养观照下,教师联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自信等几个方面,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与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阅读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增长,得到思维与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立足内容组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构成英语学科素养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语言技能的训练始终都是英语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丰富灵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语言技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由地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从而达到锻炼语言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的 School lives时,联系L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的内容,教师围绕着“校园生活”这个初中生熟悉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真情表达。“You are experiencing school lives. Try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in groups. You can share your feelings with your classmates.”教师创设了语言表达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生成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的主观意愿。“In my eyes, our school life is so busy and sometimes I feel tired, but I cannot stop learning.”一个学生描述了自己对初中学校生活的真实感受,引发其他同学的共鸣,“I agree with your opinion. I usually have no time to read my books I like.”另一个学生说。“I like learning and also I hope I have time to do sports.”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型以及生动多样的表达,来准确描述初中生对校园生活的真实感受,分享观点,激发情感,提升了英语听说技能,促进了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为初中生习得语言技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能力。教师依据英语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形成,有目的地设计类型多样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自由轻松的语境,促使学生恰当地运用英语,形成语言技能。
二、借助工具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作为构成学科素养至关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重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方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托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训练形式的灵活性,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综合性强的优势,设计适合初中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思维认知方式的英语阅读任务,合理选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精彩实用的英语学习资源,有助于创设轻松有益的阅读情境,刺激学生参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的 reading部分的Best friends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文本信息,读懂文本内容,教师联系教材内容中有关“She is willing to share things with her friends. She is also helpful and ready to help people at any time.”结合初中生的现实生活,设计具体的“帮助他人”的情节,利用多媒体呈现,营造课堂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those have good qualities.”教师说,“Try to read these entries to know how to make good friends.”学生独立快速地进行阅读,找到好朋友所具备的品质——“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幽默风趣、相互帮助、待人和气”。教师根据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再次提问,“Let’s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of your reading these entries.”学生提出重要的句型,“She often smiles and never says a bad word about anyone.”教师组织学生共同阅读,把握重要的句型结构,巩固英语知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功能完备的教学工具,联系具体的阅读内容,呈现直观适宜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可视可感的有利环境,营造轻松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自发产生参与阅读的动力,促成学生主动阅读,引发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形成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巧设问题引发质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直接彰显,也是影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因素,不但制约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限制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英语学科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借助精心设计的问题,把握课堂中合适的提问时机,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变换问题的呈现形式,能促使学生主动质疑,激活学生思维,促成学生进行独立、灵活、批判性的思考,洞察事物本质,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Do it yourself的 My cousin and DIY时,学生阅读这篇叙事类短文,轻松理解文本大意。但是,“Thinking ability is the cor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教师说,“Let’s talk about the truth of this story.”学生联系文章的内容,思考教师的问题:“What about the boy’s DIY? What are your views on DIY?”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了“My cousin Andrew is crazy about DIY.”“I bought some books about DIY for him and I also advised him to take a course in DIY. But this just made him angry—he says he already knows everything about it.”等关键语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了对文中人物的认知,“He is too crazy and not modest. Also he refuses to learn relevant knowledge.”“DIY needs for innovation, but we should master the technology.”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立足阅读文本的内容,依托全面思考、分析,形成了对问题的理性认识,“DIY is the best way to develop our abilities, but we should treat it rationally.”使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教师根据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兼顾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巧妙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增强学生质疑的意识和思考的动力,让学生综合全面地理解阅读内容、层层深入地把握阅读主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深刻,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为学生的智力发育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心态,还可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需要围绕材料的主题进行多样化的讨论,探寻主题的深刻涵意,透视其中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的 Giant pandas时,对于“the story of Xi Wang”提到的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以及造成大熊猫生存困境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的层面进行分析,开展课堂讨论。“As we all know, giant pandas fac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wild. They may not have a place to live or food to eat.”引导学生重点解读这些语句,“Why may the pandas have no place and food?”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Humans have been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 and bamboo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Well. Since ancient times, we have always advocated the idea of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接下来,教师引领学生对这种传统文化思想进行简单理解,“How could we live well with nature or wild animals?”有学生说,“Respect nature and be friendly to wild animals.”学生在理解原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问题形成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洞察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既丰富了文化思想的认知,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围绕英语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深入、多样的探讨活动,促使学生对相关的文化思想进行自由讨论,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加速优秀文化观念的传播。英语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可变,教师引导学生挖掘主题,认识优秀文化,发现思想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之,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需要充分认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一切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阅读任务,开展训练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英语世界,提升英语学科素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 琳.深度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3,No.151(15):56~58.
[2]杨清玉,李郁香.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例谈[J].教育视界,2023,No.303(21):64~66.
[3]杨志军.基于读写整合的初中英语阅读实践探析[J].新教育,2023,No.570(1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