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作者: 王燕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分析初中生和教师的反馈与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1-0054-03
初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技能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研究提出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通过比赛和评价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抓住要点,“学”会体育知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比赛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这一模式不仅强调了技能和体能的锻炼,还强调了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将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锻炼方法,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和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又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快速跑的技巧和要点。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田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速度和耐力素质。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比赛和评价环节,确保比赛和评价的内容与体育知识紧密相关,同时也要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
体育教学“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比赛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抓住要点,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过精心设计和积极参与,可以让此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抓住要点,“练”好体育技能
“学、练、赛、评”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他结合了比赛、评价和教学三个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师要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学、练、赛、评”一体化强调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来提高技能。还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在众多学练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例中,教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积极运用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踢球、接球和运球等基本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足球技巧分为多个阶段,如基础踢球、精确传球等,并通过一系列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在比赛环节,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每组轮流担任进攻方和防守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教师还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规则,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监督和指导。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和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了表扬,肯定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学生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更激发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足球教学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需要教师抓住教学要点,注重实践教学和评价反馈。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组织比赛、及时评价和反馈等环节,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人人参与,“赛”出体育风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将比赛和评价有机地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比赛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不断提高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学到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等重要素质。
教师致力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潜力,赛出个人的体育风采。在比赛项目的选取上,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尽量涵盖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如,在田径项目中,教师选择了跑步、跳远、铅球等多个项目,并且设置不同的级别,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自己擅长的项目中,也能够让他们发现和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比赛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组织队伍、制定训练计划和策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篮球比赛中,教师鼓励学生担任队长,自己组织训练和比赛。这样学生在锻炼技能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细化个别化的教学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在游泳比赛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技术问题和不同水平的训练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措施。通过个体化的指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实践需要教师积极投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潜力。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的效果与质量。“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实践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参与,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赛出体育风采。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组织反思,“评”出体育进步
“评”要全面,评出体育进步在初中体育教学赛中具有重要意义。评价体育进步需要深入了解评价的目的和指标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评价指标应包括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比赛成绩以及体育精神等方面。这些指标可以通过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从而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篮球比赛中,教师首先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记录相关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这些数据为后续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比赛开始后,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篮球技术动作,包括投篮、运球、传球、盘带、防守等方面的表现。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细节进行了准确观察,并记录了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的进攻和防守能力。此外,教师还需注意学生的意识和技巧运用是否得当,是否能够与队友合作,发挥团队精神,以及比赛中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比赛结束后,教师与每位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对比赛的体验和感受,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交流,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与思考,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与建议。教师在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时,注意到一些有意义的变化。如学生在投篮技术方面经过多次训练和比赛的实践,明显提高了准确性和稳定性。比赛前,易失手且不自信,但在比赛过程中,通过教练的指导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投篮命中率显著提高,自信心也随之增强。通过这个实际的例子,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学生在比赛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些例子也更好地展示了教师深入参与评价过程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交流,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学生。最后,通过对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教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建议。这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促成他们在体育进步和比赛成绩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这种综合评价的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推动初中体育教学和赛事活动的发展,为学生的体育素养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培养与促进。
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实践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实践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比赛和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实践的效果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秦 凯.“学、练、赛、评”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以《足球:脚内侧踢球》为例[J].体育教学,2022,42,(10):31~32.
[2]汪 翔.“学、练、赛、评”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探究[J].体育视野,2023,(14):71~73.
[3]赵 良.“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在初中体育课中的运用——以篮球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3,(3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