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初中段后50%学生的有效音标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许璐摘要:针对初中英语学习中后进生音标掌握薄弱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分层教学、趣味化活动和多感官协同等策略,旨在提升后进生音标学习效率与英语学习信心。
关键词:音标教学 后进生转化 初中英语 教学策略 差异化教学
前言:当今世界的英语教育早已进入内卷时代。学生普遍英语水平相较于10年前的同龄人更高。但是英语后进生问题是世界上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班仍然存在后50%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英语水平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强调英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当下,英语教学实践中不可否认对这后50%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较好的关注。有效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音标学习对词汇的学习和拼读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英语后进生必定存在单词拼读困难的问题,更难谈听说读写这些更高层次的发展。音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点。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贯彻有效地音标教学策略,让初中段后50%的同学有切实的提高并可持续发展,此课题有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音标教学问题成因
学生层面:第一,认识不足。学生大多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音标。第二,信心不足。小学的几年学习使得一部分特别是英语后进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信心明显不足。特别是对于刚学的音标知识更显得茫然。略显难度的英语发音更是放大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教师层面:第一,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被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大多数老师在音标的教学上仅限于单个音素的传授,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之前的短暂时间里,甚至认为英语教学质量受音标教学的影响不多,特别是中考题型并不涉及音标考察,教师在音标教学上的懈怠态度更是有了立足点。第二,教学上只限于应付学校给的教学任务,在教时上表现为短暂化、单调化。学生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方法。第三,教师本身素质有缺陷,特别是部分农村英语教师都是非本专业,未受到过规范系统地学习和指导,自身的语音素质也有明显的不足。
二、国内外音标教学研究现状
(1)IPA音标体系。IPA音标体系是国际音标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制定的一套音标符号系统,用于表示世界各种语言中的语音音素。它包含了各种元音和辅音的符号,以及一些其他符号用于表示声调、重音等语音特征。
IPA音标教学课例:单词:cat,音标:/kæt/。解释:这个单词的音标是/kæt/。其中,/k/表示清辅音/k/的发音;/æ/表示开前不圆唇元音/æ/的发音;/t/表示清辅音/t/的发音。将这三个音标连起来,就是cat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IPA音标体系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标准化和精确性。通过使用IPA音标,人们可以准确地表示和传递各种语音音素,避免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音差异造成的歧义。这对于语言学研究、语音学教学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IPA音标也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发音准确性。通过学习和掌握IPA音标,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模仿目标语言的发音,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总的来说,IPA音标体系的运用效果是显著的,它为语言学研究和语音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标准,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自然拼读法的概念与争议。自然拼读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来正确拼读单词。这种方法强调让学生理解字母和音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帮助他们更容易地学会阅读和拼写。与传统的拼读方法相比,自然拼读法更注重语言的逻辑和规律性,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技能。
自然拼读法教学课例:①认识字母名(Letter Name)与字母音(Letter Sound),区分字母的“名称”(如字母A读作/ei/)和“发音”(如A在单词中发/æ/)。通过歌曲(如《ABC Song》)、闪卡、字母积木等工具,结合动作或图片强化记忆。②辅音与短元音组合(CVC单词) 拆分拼读:如c→/k/,a→/æ/,t→/t/→ 连读成“cat”。反向拆解:听到单词后拆分出单个音素(如“map”拆为/m/-/æ/-/p/)。③辅音组合(Consonant Blends & Digraphs),辅音连缀(Blends):如bl(blue)、st(stop)、tr(tree)。辅音字母组合(Digraphs):两个字母发一个音,如sh(ship)、ch(chat)、th(this/thing)。④长元音规则(Long Vowel Patterns)Silent E规则:词尾的e使前面的元音发长音,如cake(a→/eɪ/)、kite(i→/aɪ/)。元音组合(Vowel Teams):如ee(bee)、ea(tea)、ai(rain)、oa(boat)。
自然拼读法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效果争议:一些人认为自然拼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会阅读和拼写,提高阅读能力。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它忽略了一些不规则的拼写规则和发音规律。②实施争议:一些教育者认为自然拼读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授,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自然拼读法可以与传统的拼写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三、有效音标教学策略设计
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倡将IPA音标体系,自然拼读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可以在教授自然拼读法的同时,也教授一些不规则的拼写规则和发音规律,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阅读和拼写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灵活地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学习。
(1)分层教学策略。分层目标:根据学生水平划分基础组、巩固组、拓展组,设置阶梯式学习任务。案例:基础组从单音素认读开始,拓展组侧重音标在句子中的连读、弱读训练。
(2)趣味化学习活动设计。游戏化教学:如“音标卡片配对”“听音抢答”“音标Bingo”;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歌曲(如《Phonics Song》)强化记忆;情景模拟:创设购物、问路等场景,结合音标练习日常对话。
(3)多感官协同教学。视觉:使用口型图、手势辅助发音(如舌尖位置演示);听觉:对比标准发音与错误发音,强化辨音能力;动觉:通过“拍手打节奏”练习重音与音节划分。
(4)情感激励与评价机制。正向反馈:设置“音标进步之星”奖励,记录个人成长档案;同伴互助:组建“一对一”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教互学;动态评价:弱化分数,关注过程性进步(如录音对比、自评表)。
四、结论与建议
教学实践中发现,班级后50%学生小学阶段音标教学缺失或零散;教师在对后进生的差异化指导上面临巨大挑战;学生缺乏有效学习方法与家庭支持,课后的巩固工作做不到位。
学生中存在很多个体细节问题:音标符号与发音对应混乱(如/æ/与/e/混淆);部分缺乏拼读规则意识,依赖死记硬背;较多学生因发音错误导致羞于开口,形成恶性循环。
差异化、趣味化、多模态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改善后进生音标学习效果。教师需关注后进生心理需求,避免“一刀切”教学;学校应提供音标专项辅导资源;家校合作督促课后巩固(如推荐使用“英语趣配音”APP)。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Harmer, J. (2007). How to Teach English. Pearson Education.
【3】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