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工程助推初中语文学习的积累

作者: 李新生

摘要:语文是一门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核心教学内容围绕汉文化的语言和文字展开。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包括客观上的语言材料积累和主观上的语言经验积累。本文以“六个一”工程为核心,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推动这一过程,旨在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语言材料和经验的积累提供支持。

关键词:“六个一”工程;语文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经验;初中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前期积累的基础知识越广博和深厚,后期能取得的成就和做成的学问也就越大。语文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通过积累,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然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不足,阅读质量不高,写作能力较弱,词汇积累不足,文化素养欠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语文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一、搭建初中语文学习的积累支架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感知、记忆、运用和实践的动态过程,其核心目标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培养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六个一”工程来搭建初中语文学习的积累支架,以解决积累的问题。

具体来说,这个框架包括每天积累一句名言、进行一次阅读、背诵一首古诗、书写一段真情、每周讲述一个故事、撰写一篇随笔。这六个部分充分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储备大量的语言材料。周一至周五每天完成前四个部分,周末完成后两个部分,并将记录保存在语文积累本上。每周设定一个主题,如读书和阅读、沉默和深思、荒诞和讽刺、独立与协作、诗意与俗气、努力与勤奋、信任与怀疑、复杂与简单,以及得与失和快与慢等,对初中三个年级的要求逐步提高。

通过“六个一”工程推动的语文学习的积累活动,可以实现语文学习的积累无缝衔接。学生每天都有需要积累的内容,而在这种长期性的积累活动中,学生也更容易形成主动积累的意识与习惯,并逐渐将积累看作是一种内在的需求,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去积累和建构语言材料,为语言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的语言积累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助于促进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形成。同时,这些能力的形成也反过来推动了语言运用和语言积累的提高,最终实现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教育目的。

二、“六个一”工程在语文积累的实践操作中的应用

1.每天积累一句名言   

在初中阶段,名言警句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层次。这些国内外的名言警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还在写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特定主题的名言警句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天一句名言”作为“六个一”工程中最简单且基础的任务,所需时间最短。为了规范和监督学生的积累行为,教师每周都会设定积累的方向和主题,确保学生在周一至周五的名言积累能够展现出系统性和整体性。

学生每天根据既定主题积累一句相关名言,并深入理解其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会设置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名言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这样的积累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名言。

通过每日名言积累,学生能够感知语言的魅力,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名言中的丰富词汇和优美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每天进行一次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拓宽视野和提升思维能力。为了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明确的阅读标准,如每天阅读10分钟的连续性阅读。同时,教师还需精选合适的阅读素材,从文本主题、内容、思想和质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的阅读材料。

在“六个一”工程中,每日阅读与摘录相结合或连续进行。学生需摘录优美句子或段落,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本中的文学美感与艺术美感,并思考作者为何使用特定的表达方式记录事件或抒发情感。此外,学生还需记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确保阅读深度和摘录认真程度。

每日阅读任务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篇章整体上有一个阅读、欣赏、品味的过程,通过每天的坚持,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语言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每天背诵一首古诗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时代特色。古诗的选择同样是每周一个主题,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观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我们鼓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信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4.每天书写一段真情

在语文课程中,语言材料和经验的积累不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感是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关键元素,对学生的写作具有深远影响。只有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才可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每天书写一段真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每天写下一段体现真情的文字,旨在锻炼学生感知和记录情感的能力,从而积累语言经验。

每天书写一段真情,关键在于真情实感。学生在每天既定的主题中积累名言、进行阅读、背诵古诗后书写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锻炼他们运用积累的字词句篇进行写片断的能力。

5.每周讲述一个故事

每周讲述一个故事,首先要求学生阅读与主题有关的故事,探究情节发展和人物变化,分析框架结构和表达手法,然后让学生在阅读交流课上讲述这个故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讲述故事的前提是阅读故事。通过读和说储备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较好地完成了语文学习的积累。

6.每周撰写一篇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注重作者的心情和意图。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随手记录下对字、词、句的感悟;也可将因某事或某人产生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到了周末,将这些记录整理成文,以此反映自己一周的阅读收获或思想感悟。

每周写一篇随笔,通过写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持续积累的习惯。通过记录收获或思想感悟,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在实践中我运用“六个一”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语文学习的积累问题。“六个一”之间逐步深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搭建了语文学习的积累支架。以一周为例,确定一个主题,如读书。每天积累一句名言。一周内,每天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智慧,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可以激励学生多读书。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名言进行片段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名言进行写作的能力。学生每天进行一次阅读,选择与读书相关的文章。坚持每天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每天背诵一首古诗。同样选择与关读书相关的内容,学生在阅读现代文基础上欣赏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领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通过学习古诗,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每天记录一段真情,通过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现代文、古诗,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每周讲述一个故事。同样选择与读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积累更加深刻理解读书的意义及故事中的榜样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每周撰写一次随笔。写关于这一周读书的心理感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六个一”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为初中语文学习的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路径 [J]. 考试周刊, 2023, (34): 56-59.

[2]刘磊. 向积累要作文——初中语文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的探析 [J]. 作文, 2023, (Z4): 35-36.

[3]周金德. 观察生活 积累元素——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J]. 学周刊, 2023, (18): 133-13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44

[4]张萃. 初中语文积累教学策略研究 [J]. 现代教学, 2023, (05):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