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 王琪一、教师应做到表率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以身立教”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何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只有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教风端正,行为高尚,谈吐文雅,爱护学生,严于律已,处处、事事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1、常规教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上好引导课。上课时,在总结上学期或上学年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本学期体育教学任务、要求、教学内容、考核项目与标准,以及本学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安排等。对待新生还要向他们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成绩,宣布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上课的常规要求等。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重视理论课讲授。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把所讲的知识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讲课质量。如通过讲授我国的体育发展史可以唤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激励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而奋发不息。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而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3、结合实践教材内容进行教育。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思想品德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拨河等教材,进行合作友爱、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教材,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的练习,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等,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4、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常规是对师生提出基本要求,内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种种常规。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的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更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
5、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重点,它与教育方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课的任务,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例如通过对课的任务、要求的下达,以及讲解动作,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整队、队形变换与调动,培养迅速整齐、集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作风;采用分组练习时,要求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练习中互相帮助,骨干分子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及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各种竞赛,培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革命英雄主义;通过投掷地盘学练习,培养遵守纪律、加强安全教育和积极主动收拾器材、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通过结束部分小结讲评,从教育、教养任务加以分析,结合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念,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育。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作出好评,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及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是在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只有坚持正面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此外,教师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不良歪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干部的潜能,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以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7、结合国内外体育大事及有关新闻报道进行教育。通过讲授全运会、亚动会、奥运会及世乒赛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体育强国的现实。通过教学灌输,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使之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8、结合社会、家庭进行教育。要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开辟校外思想品德工程基地,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体育教师应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融洽师生情谊,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艰苦奋斗精神。另外,我们要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结合,形成合力,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影响的教育活动。
9、结合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为师,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应注意运用各种榜样从多方面去影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施以正确的引导,广泛开展向杰出人物、先进人物、优秀运动员学习的教育,激励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年华。
10、结合学习目的进行教育。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体育教学的3项基本任务及教材内容都围绕着这一目的。教师施教中必须明确学习目的,要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坚持按大纲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