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创意改编阅读文本的实践探索

作者: 邹爱丽

中考试题改革,70%内容以语篇形式为基本命题单位,注重考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23)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跳出教材文本的局限,融贯全书内容体系,灵活驾驭语篇,注重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英语读写教学中,我们教师习惯于教“教材”,或者开展跟读、背诵等低层次思维活动,造成许多学生“肤浅阅读”;缺乏对文本的深度挖掘,问题设计缺少连贯性、序列性和层次性,限制了学生在信息对应与转换、分析、判断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写作环节局限于重复文本词汇、句型,学生缺乏英语逻辑思维,不会谋篇布局。

针对我校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初三年级组开展了“三步五环”创意改编课本教材的研究,以教材文本为起点,引导学生从浅层思维向深度思维发展,提升读写能力。

一、文本开发思路

钻研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对教师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有极大意义。对文本钻研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基于此,我们实施了“三步五环”创意改编阅读文本的研究,流程如下:

第一步:读前(话题导入)—1环:背景渗透,诱发思维;第二步:读中(思维广角)—2环:开放问题,激发思维;3环:直击中考,锤炼思维;第三步:读后(迁移创新)—4环:搭建支架,聚拢思维;5环:写作输出,深化思维。

二、文本开发原则

“三步五环”阅读文本开发的原则是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理念,贴近我校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深度挖掘教材文本,并对文本内容进行创意改编,因地制宜地寻求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个性化方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益、有效补充。

读前,当有文化差异时,或当需探明起点时,或有情感冲突时,进行话题导入的补充,激活已知,激发阅读欲望。

读中,当有认知冲突时,或当有理解差异时,或当学习策略欠缺时,开发设置开放型、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内化吸收,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后,当知识需要拓展延伸时,或当知识需提取践行时,或当知识需应用创新时,开发基于文本深度思考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读写搭建支架,灵活输出,拓展学生思维。

三、文本开发流程

“三步五环”文本创意开发以高阶思维培育、读写能力发展为目标,设置了“集体研讨-自主研习-思维广场”三步开发流程,凝聚了集体与个人智慧。

集体研讨环节——备课组全体教师共研课标,分析文本,分析学情,确定目标,制定文本开发方案;

自主研习环节——教师个人按照任务分工查询资料,钻研文本,设计开发内容,完成初稿;

思维广场环节——教研组集体交流,思维碰撞,对话辨析,交流分享,优化设计;

最后,教师个人对文本进行二次修改,完成定稿,准备备课及课堂实施。

教材文本开发流程如下:

以初三下册 Unit1 When was he born?3a为例,具体解读如下:

“一步一环”——背景渗透,诱发思维

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查询与主题或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制作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背景材料,激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欲望。开发的材料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片、导图、视频、音频等,达到激活目的。

3a是介绍作家莫言的文章,根据学情调查,60%的学生对莫言只是一知半解,为此我们设计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讲话视频,渗透文化背景,诱发学生阅读兴趣,为阅读文章做好铺垫。

“二步二环”——开放问题,激发思维

基于文本内容,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增设2-3个开放性或思辨性问题,帮助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推断作者写作意图,对比比较角色特点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

课本莫言这篇文章只提供了4个事实性问题,学生停留在浅层思维,因此我们开发增设了3个开放性思辨性问题,使问题呈连贯性、序列性、层次性。

“二步三环”——直击中考,锤炼思维

分析教材阅读文本的文体特征,并链接中考题型进行创意改编成选词填空、动词填空、短文填空等形式,既抓住文本重难点加深学生理解,又能有效发展学生对整体语篇的细致观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思维能力。

莫言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莫言的生平事迹。根据此文体,我们抓住主要事件创意改编成选词填空题,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

“三步四环”——搭建支架,聚拢思维

根据教师设计的连贯性、序列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提炼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开发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导图,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关于莫言的文章,我们开发了AB两个层次的思维导图,A层是以提炼的关键句来开发思维导图,B层是以提炼的核心关键词来开发思维导图,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三步五环”——写作输出,深化思维

基于教材内容,开发拓展新的话题,搭建读写支架,把阅读中所获得的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文本思路进行迁移,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写作思维。写作形式可以是对课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或者缩写等。

根据莫言这篇文章,我们开发了介绍屠呦呦的主要事迹的AB两种思维导图,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通过初三教材“三步五环”开发,成果明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教研动力,我们决定继续在其他年级进行开发。开发完成后,作为资源素材在兄弟学校共享和进一步开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