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操作策略

作者: 杜杰

该论文为河南省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kjy23254063

要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既符合课程政策要求,又能够落到实处, 主要有两个基本的操作策略:一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化,二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主题学习交融互渗。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化

学习任务是指在规定学习时间内完成某种设定主题要求的作品、 作业、方案、设计、项目、实事等事项。 一般是一个核心任务和若干 分项任务所构成的学习任务群。任务化的要义是让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能够坐实,使教师对教学过程有确信感,便于操作。

为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实现两个综合。 一是综合学习内容。即 以学习任务为内容聚合机制,突破分科教学的学科壁垒,基于问题解 决的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学科性质,合并、重构跨学科知 识技能的结构,整合运用多种思想方法、探究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嵌 套跨学科的知识图谱,形成综合内容组织和学习活动单位,开发基于 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观念、大主题和大任务的主题学习内容,使其“少 而精”。二是综合学习方式。即以学习任务为动机激发机制,转变老 师讲、学生听的习惯性教学形态,探索任务型、项目化、主题式和问 题解决等综合教学方式,更多地体现做中学、悟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学习方式层面落实育人方式改革。“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

当前,尤其要站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度,选取两门及以上学科的节点性大观念、综合性主题和主干知识内容,进行问题式或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根据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过程的 需要,重塑学科知识和技能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深度学习,提高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主题学习交融互渗

由于在每门科目课程中都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安排,那么,它 就与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一起构成一门学科课程的整体结构,共同支撑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每门学科课程是在课时确定的情况下,学习活 动结构既包括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也包括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两种学习活动可以穿插安排,使它们能交融互渗,彼此支撑和促进。

一方面,“以领域活动或任务为载体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有可能内在地承载着多个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二者之间不 应是简单的抽象与一般的关系,更应该理解为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 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境、领域、任务或活动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对学科主题学习的否定,而是需要以学科核心知识概念为依托,开展综合化程度更高的深度学习,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流于“跨而拼凑”“跨而不精”等浅层学习层面。

作为课程板块,跨学科主题学习,除了与学科主题学习交融互渗,还需要考虑跨学科的协同组团式教学安排,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可以分工合作,协同教学,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复或雷同。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思路

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的设计,可能因为主题性质和类型的不同而 存在差异,但主题单元设计的技术和思路却基本相同,主要有六个步 骤:确立学习主题—— 明晰学习目标——提出评价要求——安排学习任务——展开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小结。

一是确立学习主题。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直接选用课程标准或 教材设计的主题,也可以创设更加符合具体学情的主题。无论是选用 还是创设主题,都要结合学生经验、社会生活、学科基础等情况进行 综合考虑,确认主题的性质、类别、层次等,便于以主题为中心,梳 理主导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核心知识图谱和问题链条,列出学习资源清单。

二是明晰学习目标。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的形 式,明确表述目标要求,即通过哪些途径、任务或方式,获得哪些综 合性的学习经历与体验、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建立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

三是提出评价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要尽量前置,紧随学习目标,以便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要求与目标要求相一致,但不必面面俱到,主要运用表现性评价等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知识的综合学习和综合运用表现,目的是指向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

四是安排学习任务。运用主题任务化的策略,设计满足跨学科主 题学习特定要求的作品、作业、方案、设计、项目等事项和具体完成 的条件,形成核心任务和若干分项任务。

五是展开学习过程。把主题任务纳入学习环节和流程,在规定时 间范围内依序推进,将问题链条、知识图谱、资源清单等学习支持条 件穿插其中,并根据需要开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和汇报展示等活动。其间,教师要善于从主干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出发,运用 问题链条,构筑学习支架,驱动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六是促进学习小结。学习小结是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化的重要环节和路径。教师需要提供学习小结的支架,比如,从主题内容与形式、 思想方法、学习体验、人际交流、情意观念、精神境界、综合素质等 方面,采用书面小结或口头小结,个人小结或小组小结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不断提升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