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作者: 李勇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基本理念”中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老师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对阻碍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针对性优化的过程中,更好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此,笔者现就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语文教学作了一定探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立德树人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们需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责任感;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总之,教师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立德树人

教师想要在高中语文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感悟主题内涵,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语文课本中不但人文内涵知识比较多,德育知识也比较多,学生本身便是一个有感情的生命体,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的情感唤醒。比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情境创设中来,多媒体本身比较的生动和形象,能够将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也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比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现中国经典建筑的图片与视频,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建筑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过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升华心中的爱国情感。

三、挖掘德育内涵实现立德树人

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及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在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落实德育教育。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高中学生缺乏刻苦、自律以及服务奉献精神与品质,同时很多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未能够深入进行分析,只看到问题表面,这都是由于学生缺乏良好思想品质及道德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可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应积极挖掘课本教材中相关德育内涵,在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内涵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实施思想教育,使德育教育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促使学生获得更好体验。比如,在对《师说》这一课文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教师含义充分了解,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作为学生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为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奠定较好基础,确保学生实现更好发展。另外,为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增强自身感染力,且需要强化感情熏陶,使学生能够对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感悟及认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四、利用作文练笔实现立德树人

说真话,讲实事,写真情,述真意,这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强调的写作原则。这其实就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做真人,学会干真事。冰心在《忆读书》中写道:“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写文章内容一定要真实。如何做到写作文,写真事,抒真情呢﹖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处处留心才会发现它。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多观察,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力求做到求真,向善。其次才是学会如何写,如何抒情。比如我布置过一次练笔,要求学生写个小片段来表现某个人的性格。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发现他们写得非常好,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写人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几类兼而有之的。这么写都是学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也很突出。几次小练笔之后再完成大作文,学生慢慢掌握了方法,不再觉得难以下笔。他们感受只有真实才有话可说,只有真情实感,文章才会有血有肉。作文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

总之,立德树人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将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以具体、人性化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可以透过语言交流,更好地体会到文章内涵,与作者深入交谈,从而使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真正的塑造。

上一篇: 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