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管理有举措 提升教学质量见成效

作者: 张展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76年,2005年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11、2017年先后两次通过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复审。2018年正式拉开四星级创建序幕,2022年成功跻身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行列。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书画教育示范基地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书画课程基地”“江苏省健康教育促进校银牌单位”“盐城市平安校园”“盐城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盐城市文明单位”“响水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能否把教学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工作态度。学校针对教育工作、教师职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并重。对所有教师一律平等,在生活上关心教师,在业务上信任教师。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评先选优及考核办法时,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参与其中,使教师时时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暖,时时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重视师德建设,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师德责任追究制”,按照“领导当楷模、教师树形象”的原则在教师中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群体”,发展团队精神,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合格校长等深入开展师德大讨论。一时,学校呈现出教师人人思进取、求上进,学校处处充满正能量。

二、举办教师培训,树立教学质量意识

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都举办教师培训班,树立教师教学质量意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开展政治学习,通过开展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开展师德教育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使全体教师明确了肩上的责任,要认真、主动、有为、有效地履职。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分析教学工作得失,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又科学统筹新学期工作,使教师明确自己在新学期、新学年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并就办学行为、教学质量考核、教学常规及师德行为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教师的备、教、改、辅、查、考、评等一系列常规工作,要求科学规范。学校不定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开展检查,对有问题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校领导与之进行交流谈心,寻找原因,找出对策。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更加敬业。

三、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不但精通所教学科教材,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以适应新教材变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学习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外出学习等形式。学校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注重实效,应该集中学习的,就集中学习,应该组内学习或个人自学的,就以教研组为单位或个人自学。教师每次集中学习时,教导处都做周密安排,由主任或骨干教师提前精心备课,有针对性地辅导。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先进的经验。对外出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学校除保证资金,还要求他们认真做好记录,返校后,要求完成“三个一”,即一节学习应用模拟课,一份学习情况介绍(在教研组上汇报),一篇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体验、反思、交流、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促进了教师业务成长,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

四、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性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务实工作,更是一个繁琐细节性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常抓不懈。学校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开足开全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严格按照计划开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还严格抓好课间广播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保证学生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生书法绘画比赛文体活动,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成立兴趣小组,并纳入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五、坚持推门听课 ,打造高效活力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有效课堂又是关键。因此,学校要把“构建有效课堂”当作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教研活动、检查考评、总结汇报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把有效课堂抓出成效,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走进真课堂,及时掌握教学第一线情况,随时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调研。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作示范课两次以上,养成随时听课的习惯,校长坚持不定时的推门听课,教务主任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不仅从教学上要求,更要求教师要认真写随想,与自己的教学相比,进行反思,真正达到汲人之长,补已之短的目的。

六、注重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还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实施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开学初,教导处牵头积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成对子,达到手拉手,同进步。学校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各班召开“后进生座谈会”找原因,定措施,学科教师与后进生达到默契配合,在双方的努力下,后进生转化工作显著。还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总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长期努力和付出,今后,响水县第二中学将在县局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名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