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探究
作者: 邓小蓉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有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遵守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懂得合法使用信息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具备信息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他人的信息隐私,以及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负责的行动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中职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培养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在此,笔者就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作了一定探究。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青少年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工作上做出了很多研究和努力,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概念。《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应该落实课程思政,强化课程育人导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挖掘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其与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知识、能力、课程思政于一体的内容体系。《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整体设计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安排了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我们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情况,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时关注社会热点,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和补充。做到内容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丰富新颖,互动性强。
二、优化教学设计,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在教学设计上,既要突出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要性,又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基础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结合教材选择贴近生活实际需求的内容和案例,采用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在内容组织上应该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深奥的问题生活化,兼顾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以《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模块“认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内容既有常规基础知识的讲解与介绍,也有对信息技术热点的关注,对现行有关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的推介,对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明确导向。在介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时,增加“实践体验”环节,要求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名词,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筛选出有效的信息,用自己的实际体验来介绍和解释新名词的含义。在介绍信息社会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时,增加“拓展阅读”环节,要求学生集体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熟悉公约内容,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是否符合公约要求,对照公约要求,在今后的网络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时代好少年。在“实践体验”环节中,判断教师给出的案例的相关行为是否符合信息社会道德规范,如果不符合,那么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同时也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在网络中曾经遇到过的案例共同分享和讨论。在“探究与合作”环节介绍我国现行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及法制建设过程。
三、善于交流与协作,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交流与协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群体智慧和力量远比个体更加强大,互补互助才能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协作精神的形成,有助于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学生成长时期,要创设必要的环境氛围,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习与实践效率。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学习任务完成,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在《网络应用》模块学习合法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先建立学习小组,各小组自选主题,分配给各小组成员不同的任务,相互配合,从网上搜索下载资料,讨论整理后以电子报刊的形式提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讨论、交流,然后进行相应的分工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任务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刻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
四、开展专题活动,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塑造,是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判断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依照法律法规培育信息技术意识的过程,教师要懂得在实际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合理地将这样的诉求融入进去。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以专题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继而使得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得以塑造,确保学生在主题情境中可以正确理解网络安全的价值,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理解、去实践,继而使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实现自身行为的管理。比如,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安全基础》模块学习时,教师就设定了网络安全的专题课程,引导学生依靠网络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制作教学视频和课件,从而进入课前学习状态;再者在课程导入时,让学生观看导入视频,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对病毒的类型进行诠释,并且展现出其危害。最后鼓励学生站在维护网络安全的角度,撰写对应的倡导书,继而在全班学生面前发出倡导,确保中职学生可以在实际网络环境构建中发挥自身的效能。从上述的专题活动开展来看,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以培养。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让作为数字公民的青少年学生有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