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探索

作者: 林庭宽

中职数学涉及知识点的数量繁多,知识的分布也较为分散,每一个知识点都列举出大量的习题。通过习题练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把握各个阶段知识的特征,构建完整的中职数学知识体系并树立起良好的数学解题思想。加强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中职数学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其知识应用的能力,更是符合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笔者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了一些探索。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把握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知识载体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把握,形成知识网络。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是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中的一切分析、判断、推理都是要依据概念、公式、定理,才能掌握解题的技能和技巧,才会有正确、合理的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可见,数学概念是解题的理论基础和有力武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各知识间的联系,深化数学知识的应用。做到这些,在教学中我们就要采用课堂检测、课堂精讲、课后练习、基础反思的形式来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每章、每节进行“一步一回头”,归纳其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分析题设条件,达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功效,进一步拓宽解题思路。一题多解,有利于沟通各种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多解归一,有利于提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从中择优,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

二、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对与条件和问题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它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审题能力主要是指充分理解题意、把握住题目本质的能力;也是分析、发现隐含条件以及化简、转化已知和所求的能力。审题为探索解题途径提供了方向。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与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具体地说,就要做到以下四项要求:(1)要明确题意,弄清楚题目的语法结构。例如,试求不等式正整数解的个数。这里所求的是解的个数,而非正整数解本身。在审题时要注意弄清楚“包含”、“包含于”、“除”、“除以”、“大于”、“不大于”、“正”、“非正”、“增加”、“增加到”等关键词语的意义,并弄清楚常见的叙述方式,比如“若…则…”,“如果…,那么…”,“已知…,求证…”等的逻辑关系。(2)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并不明显,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对于前者需要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条件;对于后者,则需要根据题设,挖掘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3)整体考虑题目,挖掘题设条件的内涵,沟通联系,审清问题的结构特征。必要时要会对条件或目标进行化简或转换,以利于解法的探索。(4)判明题型,预见解题的策略原则。

三、让学生正视解题中的错误

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对错题的认识不足,由此影响了学生解题的能力,一些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认识程度不够,在对学生错题中的处理也不十分到位,更有一些教师采用体罚等方式来处罚学生犯的错误,这样会使得学生害怕出错,甚至不敢做题,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不利,为了使学生能够正式解题中的错误,教师应该按照以下几点方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第一,教师应该在解题之前向学生传授犯错误并不可拍,解决错误才是做题目这样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做题时才能大胆细心的解答,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十分明显。第二,对待学生错题的处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学生做错题时,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课堂上对这些错误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工作学生们必然会牢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使得在今后的解题中不犯类似的错误。

四、引导学生加强数学解题后的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中,反思历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数学教学中题目之多可谓层出不穷,题型之多也可谓千变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和任务如果仅仅局限于去解答它们并去体验所谓解答后的那种乐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情况将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事实上,我们解题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在于满足解题的数量、过程和结果,我们更应该加强数学解题后指导学生对习题的精心分析和研究,重视习题的辐射作用,理解潜藏于习题本身的其它功能。

总之,数学题的解答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任务。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影响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加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中职阶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黄金时期,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中职数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