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研课心得

作者: 马娟 何宝红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为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实施“双减双增”课堂模式,从根本上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我们对《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尝试,在研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学内容要懂得取舍

“双减双增”课堂,需要减少新授内容和新授时间,增加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因此,如何增减,怎样增减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和评价,必须对新授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考虑到分数的产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时把分数的产生这部分内容简要带过,留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关键活动要精于设计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效突破是检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一节概念课教学,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自主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于五年级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关键活动和两个关键问题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课堂练习要聚焦目标

课堂练习和课堂测评是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因此,所有练习的设计都要聚焦目标。课堂练习部分只精选典型“说、想、填”分数单位和分数,旨在巩固分数单位和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课堂评价部分,则直接选取了教材中相对应的“做一做”前三题,这三道练习难度层级上升,但都指向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精准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分数的意义》是我用“双减双增”课堂模式上课的首次尝试,执教下来,能切实感受到课堂变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变化,简明鲜活的课堂焕发起学生生命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尝试,勇于创新,勤学深研,力求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评”,简教乐学,让“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中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