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纲指导下的旅游专业技能教学探究

作者: 刘锦萍

《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旅游类2023年版)》对中职学校专业技能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与传统的职业技能考试相比,新考纲虽然同样采用了专业知识(应知)和技能操作(应会)两部分考试内容,但与传统职业技能考试不同,新考纲中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不再以学生动手操作方式考核,而是与专业知识(应知)部分统一采用纸笔考试形式,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总分350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部分分值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分值150分。同时,考题的题型、考点、考法不是以教材为依据而是以新考纲为蓝本,除考试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外,课程内容、课程占比、题型设置、分值分配、答题时长等均进行了调整。在此,笔者就新考纲指导下的旅游专业技能教学予以探究。

一、明确技能操作考试项目

旅游类技能操作分为旅游服务技能和酒店服务技能两个项目,考生须参加两个项目的考试。(1)旅游服务技能:检验考生基于旅游服务工作流程中核心服务模块的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熟练度,考核考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对旅游景区的审美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对讲解词的编撰能力。(2)酒店服务技能:检验考生基于酒店工作流程中核心服务模块的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熟练度,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检验考生的对客服务意识、卫生安全操作意识及匠心精神。

二、把握技能操作考试内容要求

新考纲对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1)旅游服务技能考试项目。本项目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词创作,考生根据景点图片创作并在答题纸上写出景点讲解词。技能考试要求:紧扣主题,特色鲜明,感染力强。选材合理,尊重史实和现实。内容正确、科学、完整。注重语言的生动幽默,体现口语化特点。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具有文化内涵,体现创新性、时代性、趣味性特色。(2)酒店服务技能考试项目。本项目考试内容为中餐宴会服务、前厅服务操作技能及流程正误辨别,考生根据图片及文字表述在答题纸上列出错误技能点并写出正确服务的方法。技能考试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中餐宴会摆台技能。能够正确进行宾客迎送服务。能够熟练完成点菜服务。能够根据宾客需求提供酒水服务。能够正确为宾客提供上菜、分菜服务。能够熟练完成送客、清理、恢复台面工作。

三、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在新考纲中,专业技能考试除传统的专业知识(应知)采用纸笔考试外,技能操作(应会)同样采用纸笔考试,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与操作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要“会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创新做”,需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基础知识均能完好的掌握,操作技能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支撑。如,中餐宴会摆台技能涉及这些专业理论。(1)了解托盘的种类、用途,掌握托盘的操作方法;(2)了解餐巾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餐巾花的种类、特点,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和要领,掌握选择和应用餐巾花的原则;(3)掌握并运用中餐、西餐零点摆台操作程序与服务技能;(4)掌握并运用酒水服务操作程序与服务技能;(5)掌握并运用中餐菜肴服务的方法;(6)掌握中国菜的分类及风格特点,理解中式烹饪常见的烹饪方法及主要特点;(7)理解中餐厅服务程序,熟练运用中餐服务技能。

四、创新专业技能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而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中学习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差异的把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的实习和就业。例如,在教授旅游服务礼仪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例如某位导游在接待游客时出现了礼仪失误,导致游客不满。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如何采取正确的礼仪接待游客,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旅游服务社仪的实际应用和要求,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在教授旅游规划与开发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将一个具体的旅游项目作为教学项目,例如某个景区的旅游规划。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调研、规划和设计,包括景区的市场定位、产品设计、营销方案等。

五、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酒店方面的课程涉及较多。例如餐饮操作技能、客房操作技能等,这些技能的操作是手脑并用的一个过程,主要依靠教师的实作教学来完成。对于旅游专业技能课,教师首先在教师完成其理论部分的教学,例如,餐饮的摆台部分,教师需先介绍有关餐饮摆台的要求,规格,摆台的意义等,然后才介绍具体的操作技能,最后才到相关的实作场地完成实作教学。在实作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演示操作过程,强调细节的处理,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要不断观察学生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地给学生提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挖掘学生专业潜能,让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为学生解决,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确实不能解决时,也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而应给予相应提示,让学生尽量凭借老师的提示解决困难。在实作教学中,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最好的利用实作场地,不要让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感觉没事可做,而要让没操作的同学也参与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指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