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方新国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将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能力;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等。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基础的地理技能,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化视野。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下,高中地理教师们积极响应,努力适应并拥抱新的教学理念。他们深知,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开始探索各种教学路径,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的地理思维和技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试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他们尝试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了对新课内容的理解。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教师们深知,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于是他们开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地理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地理学习。然而,尽管教师们付出了诸多努力,高中地理教学仍面临一些挑战。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学生过于重视答题技巧,忽视了地理知识本身的魅力和价值。他们机械地记忆教材内容,却忽略了对地理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由于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或者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高中地理教师们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尝试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方案。同时,教师们也积极开展新课改背景下提升课堂质量的相关策略研究,希望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于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提高其研究能力。例如,在教授“人口迁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地区之间人口数量变化的情况,并提出相关问题:“如果你是政府官员,面对当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应该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呢?”这样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同时,这个问题也将涉及到人口流动的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供选择,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等。总之,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手段,更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2.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其知识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地理观测活动以及地理调查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分析当中去。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考察;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变化情况,如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还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广阔天地,实地参观名胜古迹、工厂企业、农村田野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地球家园。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3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点,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地貌”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者模拟实验,比如利用工具书或卫星影像寻找本地区的典型地貌并加以描述;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你画我猜”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貌相关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教师们通过创设情境、注重实践和重视实验等教学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研究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高中地理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饶西艳.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J].中外交流,2019(11):57.

[2]奉佳宁.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2020(35):534-763.

[3]张严.高中生地理创新意识培养策略的优化研究[J].河南大学,2019(62):5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