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作者: 范文丽

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1.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此外,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现今小学教材比较重视情境的引入,不仅仅只是文字,图片以及故事性的文字比较多,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情境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虽然数学主要是与数字打交道,但是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质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沿边展开,将展开图放在桌子上供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面,然后观察一下各个面的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整个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情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真实的教学情境更容易让学生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活常识,更容易接受。

第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提问无疑是一种比较方便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就是采用一系列的问题串来贯穿整节课,让孩子通过思考,一步步自己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说在讲解“平均数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在超市购物的情境给学生出几个求平均数的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第三,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特点,特别是地年段的学生,总是喜欢挑战,喜欢游戏通关,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比如说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随便改变自己的座位,然后让其他的学生准确说出转变后的位置。与学生的实际相关,孩子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也可以把课后练习题转换成游戏,让学生接受挑战,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样是做题,转换成游戏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效果更好。

1.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讲授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比较准确地掌握课堂动向,缺点就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人认为讲授法就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讲授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前提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具有启发性。在教学方式改革的大形势下,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角色转换中,老师的讲授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思考、讨论后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满堂灌。

除此之外,问答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关键在于课程内容。比如在讲解图形时,教师最好运用演示法和提问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图形有一个准确而感性的认识。而代数的学习就需要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好大量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的乘除法“等内容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抽象的,所以教师应该以启发式的语言与方式讲解这部分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

1.3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每天被家长或者老师逼着才能够好好学习的话,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学习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没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可想而知学习效果也就不理想。反之,如果学生乐于学习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课堂效率,而学习情感的培养关键在于师生间和谐的情感。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教师,那么他就会将这门课学好。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如何建立呢?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喜爱之情,进而喜欢某一门功课。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话语,爱的抚摸,欣赏的眼神,小纸条的赞美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对她的认可,但是一定要真诚,要尊重现实,也可以是善意的提醒,总之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她的爱和关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带着轻松的环境和美好的心情学习,他会更快爱上你所教的学科,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慢慢提高。

第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其实新的课堂变革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转换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环节,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因为课堂是学生在学习,教师在整节课中要做好调节和指导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第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过于偏心,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对教师的厌恶情绪。学生如果建立了有效的学习情感,那么他们就不会将学习作为一项令人头疼的事,而是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自己的语言,行为中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优秀的学生能有更大更宽的提升空间,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找到继续学习的信心,这样大家才能喜欢教师,更喜欢学习,才能够主动学习。

2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行有效性教学。进行有效性教学主要做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新时代做一名有爱的好老师,课堂是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要关注课堂的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效率最大化,也是提高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