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手游戏,还幼儿自主空间
作者: 李菊莉儿童与游戏,是一对天生的好朋友。游戏为儿童带来了不同的经历与体验,儿童则赋予了游戏非凡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幼儿教师,我深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时常在教育教学中反思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完全放手,幼儿就能真正开展自主游戏吗?如何才能让儿童在享受自主游戏快乐的同时,获得有意义的发展呢?当我品读了教育学家董旭花女士编著的《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对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疑惑仿佛被一阵清风拂去,所有问题在这里都找到了合理的答案。
“幼儿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存在矛盾吗?”相信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对自主游戏中幼儿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度”与“平衡”把握不好。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预先设定了游戏中的伙伴关系、游戏进程、游戏玩法,甚至对游戏的素材、场地等细节也做出了规定。这种包办式的教学模式,看似面面俱到,但其实像一个牢笼,限制了孩子的天性与想象,抹杀了孩子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让孩子的游戏变成了被动的、浅层次的、下意识的服从。在这种包办式教育模式下,孩子从游戏中获得的成长也变得有限。但当教师完全放手,让儿童主导游戏时,又有一些孩子表现得不知所措,并不能真正享受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又不敢完全放手。可见,要想正确把握幼儿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度”与“平衡”,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在经过《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中理论引导和丰富案例的点拨后,我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思考,总结了两点感悟。
首先,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最大程度地信任幼儿,信任是通往儿童心灵的桥梁。如果说游戏是儿童世界的通用语言,那么自主游戏就是从儿童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快乐音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小朋友路过地上的小水坑,一定会踩几脚,划几下,甚至会丢片树叶当小船玩一会儿。这些自发的游戏行为,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水坑变成了奇幻的儿童乐园。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高手,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在他们眼中都是新奇有趣的,在他们手中都可以千变万化。自然万物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百玩不厌的玩具。所以,老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能够灵活使用空间和素材创造情境,有能力创生游戏主题和内容,能够自然与其他小朋友结成游戏团体,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信任是一座坚实的桥梁,儿童能够在教师给予的充分信任中渐渐放开手脚,用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玩出花样,玩出惊喜,玩出生生不息的活力,赋予游戏自然的意义。
其二,教师需要具有分辨和分析儿童自主性的观察力及分析能力,这是教师正确把握幼儿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度”与“平衡”的钥匙。每个孩子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都具备一定自主性,但他们的自主能力水平是不同的。教师需要通过长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分析每个幼儿的行为,来判断幼儿的自主能力水平处在哪一个阶段,从而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引导。对于自主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可以尝试完全放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游戏进程。而对于自主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可以在游戏的重要节点及卡点,以驱动性提问等方式给予幼儿启发性的引领和支持,将有效助推游戏发展。例如,在积木搭建游戏中,小明想用积木搭建一条长长的公路,但他的公路被小丽搭建的房子挡住了,无法再延长。两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辛苦搭建的建筑,游戏陷入了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第一时间介入,而是耐心地给予孩子空间和时间,先在一旁观察孩子们能否自行解决矛盾。如果是自主性较强的孩子,他们可能会自己提出“把公路改道”、“将房子搬迁”或者“建一座高架桥跨越房子”等不同的方案,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不能自行解决问题,教师也不必急着上手帮他们解决,而是可以用驱动性的提问,启发幼儿积极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深入思考,引导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修路和建房子冲突的情况吗?”我问。“见过,我家门口修路,就把路边的房子都拆了。”“我知道有个地方为了保留老建筑,道路改道了。”“我还见过高架桥从房子上面跨过去。”孩子们纷纷联系实际生活中见过或听过的案例,很快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孩子们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并将这种有益经验用于其他游戏中,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自主能力。可见,老师在基于全面系统的观察和专业判断的基础上,适时地介入,为孩子提供适当、适度的支持和引导,用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孩子们打开思路,将更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潜力,保证了幼儿愉快玩耍的身心需要,同时在纵向上有效推动了幼儿的深度学习。
儿童之所以和游戏是天然的一对,就是因为二者同样具备不确定性、多样性以及灵活性。教师需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特性,创建积极的情感支持环境,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自主游戏氛围。在基于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科学专业判断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当、适度的支持和引导,肯定幼儿作为主体角色在自主游戏中取得的成就,将持续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让幼儿的综合素养在愉快玩耍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