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作者: 李秀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急切升高,大量学生通过“购房”、“务工”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引发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在社会大背景下,小班化班级管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减少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比如开展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班级凝聚力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班级管理人才缺乏,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探索出一套自然小班化班级管理方法,促使班级学生数量上的“劣势”转化成实施素质教育上的“优势”,灵活高效地开展班级建设,成为时代的必须。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勤于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逐渐摸索出一些农村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我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故事育人,美化心灵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本性,所以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成为讲故事的高手,“俘获”孩子的心。善用、活用故事是一种特别好的教育方法。每天的早读、午读时间我都会为孩子们讲故事,风雨无阻。除此之外,我把周三的课调出来一节定为故事课,专门为孩子们讲故事,这一天成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日子。每一次故事时间,他们提前静坐,急不可待地等着我讲故事。《爱的教育》《逗小豆上学记》《安徒生童话》等成为我每天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
故事中人物的善恶美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一种浸润和启迪;故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让孩子们一点点地朝着你预设的目标前进;故事中付出努力总能收获希望,它会让孩子相信明天的美好与灿烂来自于今天的播种和汗水;故事中的天地总是美好的,它让孩子们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因为听故事,孩子们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好品行、好性格:爱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团结友爱,热爱劳动,互帮互助以及真善美的品行等。
二、建立成长档案,促进学生成长
我们班只有21个孩子,因为人数少,作为班主任的我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接班以来,我为每个孩子建立了成长档案,档案中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理想目标,爱好特长等。从封面的设计,到结尾的班主任寄语——我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和孩子合作设计独一无二的封面;孩子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每一次获奖,每一件优秀作品,都是档案的内容,每年还会根据档案的丰富程度评比出最具成长力学生。
小学生好胜心强,成长档案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可观可感的成长经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
三、知人善任,打造一人多责的班委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是否优秀的决定因素。班级人数少,有能力的学生更少,我采用一人多责的管理方法,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班干部的选择上,我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小王稳重,学习成绩好,自律能力强,但震慑力不足。小杨是个话痨,有号召力,可自律能力不强。两个人任何一个当班长都不能很好地管理好班级。根据她们的性格特点,我让她俩同时当班长,分工不同,协同管理。每次打铃后她俩一前一后,密切配合,一人带领全班早读、午写、暮读,一人则主动担起“监考官”的重任。就连周一换座位,自习课的纪律,都由他们共同组织、管理,没有老师在,班级秩序、纪律也井然有序。同时,她们俩都还兼职小组组长,卫生组长,课代表的重任,工作量很大,但每项工作他们都做的风生水起。
小苗勇敢、有责任,声如洪钟,震慑力十足。我让他当体育委员,升国旗,体育课,课间操,路队,学校各种集会,这孩子都组织的井井有条。
小原性格孤僻,但细心有责任。午托生的就餐问题,他管理最合适。当了“官”后,每天组织午托生到餐厅排队,清点人数,寻找没及时就餐的同学……除此之外,作为卫生组长的他每天以身作则,带领小组同学做值日,工作做得井然有序。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为知人善任,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班干部,他们的榜样作用,感染着其他学生。好的班委会,让班级管理顺风顺水。
四、巧用班级文化,无声育人
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划作用。我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我与孩子们一起研究班名,班歌,班徽,班旗,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四季有花,黑板报逢节必换,真正起到班级文化育人的效应。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了很多辉煌:舞蹈,绘画,讲、演故事,朗诵比赛等,我们班都积极参与。我们一起学习鼓舞、课桌舞,韵律操,课本剧,三句半。这些节目动作简单,节奏明显,学起来不难,适合小班表演。班级的特色活动呼啦圈,让全校学生羡慕不已。
人数虽然很少,因为这些有趣、合适的活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依然多姿多彩。
五、关爱学生,关注个体发展。
孩子的秉性、智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策略和成长建议,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小杨爱画画,我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绘本,我帮他们打印成册。小苏爱跳舞,我让她加入舞蹈社团。小苏声音美,我倡议她练习朗诵......
积极研究潜质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惰性,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小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乐于助人。我每天让他帮我翻作业本,批改作业,帮我打扫办公室,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他渐渐感受到我的关注和爱,情绪控制有了明显的进步。小孙智力、身体都不好,我为她穿鞋、穿衣服、擦鼻涕,照顾得很周到。
为了让自己了解学生、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为每个孩子写“自画像”,为孩子量身书写学期评价,让他们看到每学期的进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老师的评语,促使学生根据评价有针对性地改变。
五、家校共育,相伴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全程性的,孩子的命运基本上是由家庭教育定调的。一个老师能调动“家庭教育”这个主力军,工作起来事半功倍。我利用钉钉、微信、电话、家访等方式和家长沟通、交流育儿方法,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称赞。推荐的儿歌书,一周之内每个孩子齐刷刷拿着书就进了教室……这种无条件信任和支持让我感动。爱心与责任心让我和家长这个“联盟军”变得异常坚固,真正达到了家校共育、相伴孩子成长。
班级学生多还是少,用心、用情是做好班主任的底料;科学智慧是做好班主任的灵魂。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探索中来,从写作思考中来,从专业交往中来。相信我不断地探索实践、写作思考,我的班级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2024-XCJSZX-03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