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质疑中前进

作者: 范元林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善发问能创造的新型人才,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过去我们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不能得到张扬。因此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做“问”的主人。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在课内和课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举行小型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具有质辩的精神。在课外我们要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而学生这种求知和质疑的热情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被激发。那么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质疑环境呢?1、老师态度要和蔼,课堂气氛要平等、民主、轻松,让学生敢于发问。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能给学生以感染的环境,激发学生发问的热情。3、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发问。如在进行《甜甜的泥土》教学时,老师先配上音乐有感情的 朗读,听后很多学生眼中闪着泪花,于是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有 的同学说:“文中的小亮的命运真是太惨了。”有的同学说:“小亮妈妈的命运更悲惨,想见一眼自己的孩子都那么难!”还有的同学说:“小亮的爸爸和后妈的心真是太狠了,不让小亮见妈妈,还让那么小年纪的他干那么多的家务活。”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解疑。

现代教育更加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探究来解决问题。目前我县实施的导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先出示导学提纲,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思考的结果。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见解肯定会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生才能

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能够听取不同的见解,要求同存异,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上讨论,喜欢上质疑。

四、让学生在拓展中再质疑。

现在的教学比较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教学在拓展和延伸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完文本知识后,要注意设计一些具有拓展和延伸性的问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后,一位老师说:“作者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带领大家探究了花儿为什么会呈现五颜六色的原因,其实大自然的奥秘又何在这些呢?那么大家还能提出哪些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相似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天空为什么这样蓝?”“草儿为什么这样绿?”“鸟儿为什么飞的那么高?”“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热烈的质疑声中,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热情空前高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教出“问题”来,让学生做“问”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新一代有胆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