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生物学习实践性策略的建构研究
作者: 孙晓洁摘要: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中学生学习实践性策略的建构研究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性策略 信息筛选 信息类别 生活化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中学生学习实践性策略的建构研究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习,由生活作为切入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说,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学实践性策略的需要。
一、实践性策略的建构内容
1.信息筛选策略
有些生物问题信息量密集,文字叙述复杂,特别是其中一些无关信息的参与和干扰,使得解题者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误人歧途。针对此种情况,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过滤和去除一些与解题关系不大的枝节内容,从而清晰地呈现出问题的主干。使问题的复杂表述变得简洁明了,从而利于问题的解决。本策略适用于含有大最繁杂信息的知识。
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或者做题时,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找出语句的主干,筛选出关键词,明确语句的意义。
例1: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为细胞分裂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正在发生很复杂的变化。近年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证明,间期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要求】阅读“细胞分裂间期”的内容,找出主要信息和关键句。
2.信息类比策略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式,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它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进行比较以后归类,从而利于记忆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类比,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未知之间迅速建立联系,从而形成解题的捷径或便于知识的储存和提取,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例如,学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知识,巩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解决遗传学问题等都可以运用这一策略。
训练方法:结合一些典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对于某些习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类比。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现在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于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在过往的学习经验中很少接触到的为了学生能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生物的思维,那么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状态引入,生物课程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的。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在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过来了。由于是生活中的常态在课堂上呈现,学生本能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平常日常所见的事物是如此奇妙的组成。他们会知道蚕是如何化茧成蝶的,了解之后会对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越加关注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之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猜测以及与同学、教师的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并且在其中有着独特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变异”这一堂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我们学生所熟知的俗语导入。常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在生活中,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现象,其实是自然界最普遍的遗传现象,也是我们生物的学习内容。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会出现一对皮肤很白的夫妇,却生了一个皮肤很黑的孩子,这是生物学中会学到的基因变异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展开教学,既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在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一方面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另一方面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救学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而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形成自身很直接的情感体验,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
比如说,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在萌处乘凉。但是在大树的树萌下乘凉却比在房屋下躲太阳显得凉爽得多。这其中的因果也是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最好的证明。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由浅入深,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的畏难,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很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大自然中的生物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也数之不尽。初中生的生物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生物学的这一优势,将大自然与我们的生物教学结合起来,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习到的课本知识很好的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生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深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学玲.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2016(2)
[2]邱兴林.初中生物应用探究性学习的分析[J].学子,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