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 彭嵩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提高学习能力。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调整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此,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进行英语的学习肯定会事半功倍,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较之前而言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大量新词汇的记忆和阅读理解的增加,使得学生丧失信心,即使原本有英语学习兴趣的也难逃受打击的厄运。那么,根据这一时期英语教学的难易程度和学生之前的个体差异,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首先,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情境表演,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不同情境的演示,构建起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英语学习的感觉。通过这种欢快氛围的带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其次,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初中英语教学承上启下,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进行划分,针对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深度培养,选一些难度大、词汇量丰富的阅读理解进行攻克,而针对英语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则可以选取一些经典范文进行情景演练,加深记忆的同时培养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争取让每一位同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真正爱上英语,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英语不难”的观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之初,首先在树立“英语不难”的观念,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认知上接受英语,学习英语,爱上英语。树立起这个观念之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表现。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学科,它兼有工具性和实用性。学生倘若养成良好的朗读、记忆、积累、听说、应运等学习习惯,就会大大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平时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这些学习习惯,进而帮助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英语学习技巧。比如,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总能够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积累方式,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单词的记忆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而少部分懒惰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英语拼读规则都不清楚,致使英语单词不愿记,导致每天的英语知识点掌握不透,最终还养成了拖延学习任务的坏习惯,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在此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帮助他们改掉英语学习中的坏习惯,对症下药,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会让他们再次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再次积极主动的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时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渐改掉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其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用良好的习惯循序渐进的去学习英语,以此来保证学生高效率的英语学习。
三、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已超越了学习策略本身。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素养,不仅仅限于能够运用各种策略手段,其目标指向是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指学生能够独立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和迁移学习策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对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有重要作用,是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前提条件。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策略的使用还具有可迁移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相较于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策略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强的迁移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构成学习能力的核心。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具有方法性和自我调控性两大特性。区别“学会”与“会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是否具有能对整个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配置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督促学生执行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程,反思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分析语言和文本结构的能力、理解和沟通的能力以及创建文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