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课”引擎驱动 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作者: 李卫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日,国家教育部第一次把“大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素质教育直接对接起来,列入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均衡发展起到引领及核心作用。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发,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来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笔者通过新课标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思政课教学做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新理念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对学校思政课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做好思政课“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迫切要求思政课讲好道理,发挥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主渠道、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需要思政课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政治引导和价值导向;需要善用“大思政课”,实施“大思政教育”,实现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加强思政课建设 课程质量不断提高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政策体系,全面系统地加强思政课工作部署,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大思政课”建设、“大思政教育”建设。各地各校都将加强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育人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深化思政课改革 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走进广大中小学生内心深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学生。一要坚持素养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统筹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思政课课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二要通过榜样的力量,加深学生学习体验;打造“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一批德育品牌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齐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建立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制度,鼓励教师走出去、多充电、增情怀、强理论,让教师既能做好课堂教学,又能紧跟数字化时代要求有效指导学生课外拓展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四要加强家校社协同配合,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注重家庭教育正向引导作用,走进社会大课堂,挖掘优质思政资源,借助主流媒体力量,让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在风清气朗的社会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对思政课教学釆取新举措新方法
讲好思政课、抓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成了当代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从多个方面采取改革措施,抓住思政课改革的核心,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校成立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保障。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思政课建设情况汇报,落实课程评估体系,对教学实施进行指导,对教学效果进行调研。学校建立了思政课授课制度,完善了课堂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思政课考评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努力培养广大教师的责任担当、集体作为等意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职业操守、恪守诚信规范,倾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强化师资建设,发挥教师立德树人向心力
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关键在教师。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采取课程进修、自主学习、集中培训、教研活动等措施,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培养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扎实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一科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学校领导问诊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彰显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深化教研教改, 探索思政课内涵发展新路径
学校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巧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活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等形式,让课堂努力实现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学校以“把思政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为基础目标,实施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打造思政精品课。扎实开展每学期至少两次的专题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足开好思政课,用好思政课统编版教材,精选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式,凸显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
丰富主题活动,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
学习“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国旗下讲话”“我和我的祖国”“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崇尚英雄”“祖国在我心中”“红领巾心向党”……在学校一系列主题教育等活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精神底色。
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师德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和“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党员”评选等,促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品德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通过评选班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各类“星级学生”等优秀集体和个人,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促使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如今,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思政课”与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学校的思政课改革经验、德育管理经验得到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