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策略之我见

作者: 周萍

不知不觉中,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已有二十八年。我很爱孩子们!也很热爱我们的美术教育事业!校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治愈一切!我至今都保留着一颗童心。美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美感、提高人才全面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肩负美育任务的小学美术课堂,又应如何改革创新、实现高效呢?接下来,就谈谈我任教多年来的几点美术教学策略。

一、用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习兴趣

结合学习实际,敢于创造性的设计环节。我把学生学习放在教学的中心,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师生互动,勇于放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色彩的纯度》一课中,导入部分我采用的是体验导入,让学生“听 色彩。播放音乐:一段旋律激昂、强烈;一段音色平稳、柔和。随后出示两幅纯度变化的作品。提问:你能为这两幅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吗?学生聆听音乐,将高纯度的作品配以旋律激昂、强烈的音乐;将纯度低的作品配以音色平稳、柔和的乐曲。学生感到第一幅作品色彩鲜艳、强烈、活泼;而第二幅作品则给人以柔和、平稳、安静、低沉的感觉。学生感受到色彩纯度带来的不同感受。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纯度。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观察与分析,使学生明确纯度的概念。孩子们轻松学会对比分析色彩的纯度。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纯度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以及纯度在生活中的价值与运用,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引导欣赏名作中的色彩纯度变化,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审美水平。

二、注重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以人为本”、“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我的书包”一课,学生在相应的产品设计课程中,以对“设计”这个概念有所了解,并明确了设计图的作用是为了向观者讲述清楚自己的设计创意,知晓设计说明、尺寸标注等设计图的基本要点。而我的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针对书包进行改进设计与超前设计,在改进中剖析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自己的设计解决这些书包使用时的不便;保留现有书包中好的设计因素,进行设计优化与创想,并根据某个特定的使用人群进行设计,从而增强学生关注身边人群和事物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通过层层深入分析,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发现书包设计的奥妙所在。

“活而实”的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新点子、新创意。进而获得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三、倡导个性展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得到较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我常采用“尝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自主探索方法——学生解决问题——评价反馈”的课堂模式。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她们的美术作品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评析、赞美,以致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很高,对偶尔表现欠佳的同学我也总是耐心、适当的引导,让她们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鼓励她们大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和想象力。孩子们的画作稚茁可爱!很有趣!

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是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知识能力的培养如果只靠传统的讲解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确保教学目的和教学改革的实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互动教学对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新课程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潜能无限、儿童人人可以创新。我们美术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唤醒学生创造美的潜能。在美术课堂中,我们不需要去刻意要求学生去做什么,而是要思考学生会做什么?要以何种方式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自由广阔的空间,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美、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美、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美、用自己的方法创造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