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可视化培养

作者: 孔令艳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其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基础。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课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是以分级为标准来构建课程体系的,将课程总目标以学段为单位进行实施。《课标》中思维品质的学段目标表现为“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总结”、“批判与对比”三个层次。根据布鲁姆在1956年公布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他将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个级别,依次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根据该分类理论,《课标》中提及的思维品质培养即指向高阶思维培养。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理性成熟为高阶思维品质培养提供了遗传基础,但高阶思维能力和水平并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获得,它需要进行有意或刻意训练和培养。

同时,思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多变的,也多是内隐的,但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呈现思维的流动方向和方式,将思维过程显现出来。本文主要依托思维可视化工具,以人教版三年制初中九年级(2014版)Unit 14 Section B (2a-2e) Reading : Rethink, Reuse, Recycle!为例,透视高阶思维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以期探索高阶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

以三年制初中为例,三级目标为整个初中7-9年级的总目标,没有再对年级进行目标划分,该种目标设计方式为教师们基于自己的学生,立足自己的课堂,创设更加符合真实学情的课堂提供了支持。

一、基于括号图,指向“观察与辨析”思维能力培养。

括号图是用来表述整体与局部关系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由一个大括号与小括号组成。在大括号左边写上主题,之后填写每个部分的细节,括号图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主题与分支之间的关系。

课标解析(7-9年级/三级):能辨识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判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Question 1: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文章的篇章结构是什么?)答案:A

该问题聚焦文本逻辑结构,学生需要对每一段文本进行阅读观察、理解分析,借助括号图来外化思维过程,该过程指向“观察与辨析”的思维能力培养。

二、基于桥型图,指向“归纳与推断”思维能力培养。

桥型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之一,主要用来类比和推类,由一根桥型的横线串联,在横线上面和下面写下具体又相关性的一组事物,按照这种相关性,列出更多的类似的相关物。

课标解析(7-9年级/三级):能根据语篇推断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等,推断信息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

Question 1: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s 2-4 in the passage? (2-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Answer:To show 3 good examples of reusing waste. (以例说明旧物可利用。)

Question 2: Can you draw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2-4段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请画出来。)

问题一“2-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聚焦推断作者谋篇的意图,     问题二“2-4段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并基于理解画出来”聚焦推断段落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从文中可得知,2-4段属于并列关系的3个例子。两个问题都指向“归纳与推断”思维的培养,并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桥型图展示思维过程及结果。

三、基于流程图,指向“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流程图是逻辑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弄清楚事物的先后顺序,透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

课标解析(7-9年级/三级): 能针对语篇的内容或观点进行合理质疑;能依据不同信息进行独立思考,评价语篇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说明理由;能根据语篇内容或所给条件进行改编或创编。

Question 1: Do you think the last paragraph is a good ending? If so, tell us your reasons. If not, can you try one?

(你认为尾段是一个好结尾吗?如果好,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该结尾不好,你能尝试写一个吗?)

该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合理质疑,合理批判,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可续写、补写或创写。借助流程图,该问题聚焦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据说,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坐拥2000项发明,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源于图画。达芬奇不仅仅是天才画家,思维图像化能力在成就他成为著名的医学家、机械家,生物学家方面功不可没。

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是艺术与思想的舞蹈、是艺术与科学的化身、是灵感与纸笔的交响。有研究表明,高阶思维是可以借助诸如可视化思维工具等方法进行培养和提升,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别小看孩子们桌上那一张张小小的“脑图”,可能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改变未来的巨大力量。希望教育工作者能以数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农业心态来看待高阶思维的培养,以期小脑图迸发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