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望文启“意”

作者: 张文生

一、小学数学阅读现状与作业设计背景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及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做题时:没有耐心读题,难以提取信息,难以整合信息,难以分析信息,这些情况主要是由数学读题困难引起的。以往教学只侧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对数学语言的提炼和描述缺乏逻辑,表达文不对题,更不用谈数学知识背后所追求的数学素养。新课程已经把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还发现,当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中普遍存在:

(1)作业内容乏味,多以统一求解的方式呈现,机械重复性训练较多

(2) 作业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思维性的问题

(3) 忽视学生的潜能,缺乏自主性问题,无视学生现实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

二、借“题"发挥”,望文启“意

我在“双减”背景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积极开展以数学阅读为主题的特色作业设计,从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闻乐做的作业题,发挥作业的正向功能,让作业变“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课程知识点、能力点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指导性作业、类比性作业、对比性作业、开放性作业等,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分析文本获取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借“题”发挥,阅读明理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梳理让学生带者问题去复习,去阅读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便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明确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理解与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还存在困感。这样,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查缺补缺,为后续的教学提供诊断性依据,对没有理解透彻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评。

题目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1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1) h是平行四边形中以a为底边的高,b 和h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

由此判断在平行四边形中a、b和h的大小关系是(),

(2)本题中平行四边形的高10厘米,相邻两条边长度分别为8厘米、12厘米,则已知高的底边是()厘米,非已知高的底边是()厘来。

(3)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二)能力扬帆,阅读望文启“意”

陶行知主张“教做合一",将知与行统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题目2:

小东妈妈公司统一采购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口罩总费用810元,手套总费用540元。公司共45人,小东用两种方法帮妈妈计算出平均每人所需的费用: (1) 810+ 45+540+45=30 (元) ;(2) (810+540) +45=30 (元)。因此小东认为除法也有分配律: (a+b)÷c=a÷c+a÷c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举例说明。

通过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还要会说自己的思考,会说自己的见解,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且说理要有层次,能够从具体实证的角度走向本质理解。

(三)思维冲浪,阅读拓展

作业中设计文本阅读题,包括背景材料、知识应用、数学探秘等,做到立足教材、着眼课外,放眼社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1.连续性文本阅读

题目3 :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转动,不同地区太阳照射到的时间不同,因此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科学家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用同一个时间,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有的国家为了统一,在自己的国家内统一使用 首都所在时区的时间。北京时间下午4时是巴黎时间上午9时。王叔叔2024年5月1日18时45分在北京登上飞机飞往巴黎,11 小时后到达。这时巴黎当地是什么时间?

题目4 :

博览会上“智能分拣机器人”现场不知疲倦地为观众表演给垃圾分类。机器人每小时抓2400次,抓一次1.5秒。不论50匣米长的大木头,10厘米长小砖块、易拉罐,机器人都不“放过”。机器人每次最大抓取重量是10千克,那么975千克的垃圾,智能机器人几秒能分拣完?

作业设计文本前后关联,信息提取和整理是关键,重在培养学生关联信息的快速捕捉及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是无关信息多,有用信息零散,学生需要有较强阅读能力及信息提取能力和加工能力。设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道题发挥一组题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到掌握本质、形成能力和素养才是学习的根本。

“有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蕴含信息量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数据提取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文本阅读分析不足会制约数学潜能的发挥。

题目5 :

深圳出租车收费标准出租车白天,起步价10元/3公里,超出后每公里2元,超过8公里每公里3元。等候费每5分钟2元(超过8公里每5分钟3元),晚上起步价15元/3 公里,超出后每公里2.4元,超过8公里每公里3.6元。等候费每5分钟2.4元(超过8公里每5分钟3.6元)。

上面信息,对于小豪来说,非常有价值。请在阅读后帮小豪解决以下问题:

(1)小豪去大梅沙游玩,从宾馆乘坐出租车到大梅沙约12千米,如果全程不塞车,需要支付多少出租车费? (请画出示意图并解答)如果途中塞车10分钟,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2)小豪游完大梅沙打车到亲戚家,两地相距大约8千米。晚上11:00前赶回宾馆与11:00后才回宾馆,打车费相差多少钱?

(3)小豪结束旅行,从宾馆到机场乘飞机回家,打车花费了多少钱?

三、阅读过程是一个数学语言转化过程,意义深远。

教师是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意义深远。

1、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需要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它还是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因而专家强调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加强学生自主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意义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需要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课堂上学生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树立学生终身学习本领的需要

要想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数学阅读枯燥无味,学生掌握住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征,考虑到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让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掌握有效的读题方法,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秋凤.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21)

[2]沈见涛.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J].考试周刊,2018(24)

[3]韩三水.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3(3)

[4]王燕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4(23)

[5]《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小学数学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