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高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章军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深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的阅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质量。因此,在新时代,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阅读教学,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学校阅读推广,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并且通过阅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质量。

自从2021年7月下发关于“双减”的政策以来,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减负工作获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从“双减”背景下阅读的意义出发,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校园、课堂、家庭教育探讨其实践路径。

一、推进阅读活动在“双减”背景下的成效

“双减”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做出的整体部署,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阅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板块组成,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积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政府相继出台针对学生的“五项管理”,把课外阅读又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纳入了更高的要求。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看,学校教师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要通过各种途径,通过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可阅读的环境。学校应着力打造一间能够高效运行、满足学校学生阅读的图书馆。图书馆中所存的书籍要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且是当前学生年龄段都应该阅读的书籍。学校应开设更多与学生的阅读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在课后作业的优化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标准之一,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中,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名著文学,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兴趣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读本。

二、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实践路径

(1)强化宣传,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价值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学生减轻了学业的负担,为他们释放了更多的时间和活力,引导学生意识到“双减”政策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游玩。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对于学生进行有益地引导,用合理的宣传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价值。

农村小规模学校可以开办关于阅读互动的座谈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其中,邀请专家和作者讲述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趣事,用更为生动的方式宣传阅读的重要性。

(2)多措并举,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

校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学生处于阅读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会不自觉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书本上获取不到的知识,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储备。所以学校要从经费中设立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或者是请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除此以外,学校还应深入农村基层,充分调用村文化活动室等有利于图书推广的场所,真正发挥这个场所的阅读功能,构建一个全民阅读的氛围,让农村基层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充满书香,进而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的有效推广。也要积极建设校园角,在每个班级中设立读书角,发挥其主要阵地作用。阅读角的书籍需要老师进行仔细、慎重挑选,校内的阅读设计应该从“两高、两低”出发,即:起点低、要求低、高参与、高展示。校园角提供的读本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降低阅读门槛的要求下,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才能发挥阅读角的价值。阅读角可以设置成流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将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书籍暂时贡献到班级的读书角中。

此外,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关于阅读的活动,比如:读书会、阅读小知识竞赛等,为活动中表现优异同学提供奖励,将阅读划入学生综合能力评判的标准,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阅读,乐于阅读,争相阅读的环境。

(3)因材施教,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要摆脱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思考活动中。同时,阅读不是机械式地完成任务,“双减”政策为学生提供的时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将学习到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因此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尤为重要。阅读要解决的核心是读什么,怎么读。这就要求要有系统化的阅读设计,要形成体系,所以引导才是关键。所以老师们既要是课程的践行者,也要是课程的开发者。

课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遵循灵活性和体验性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空间。阅读是一项主观的意识活动,不应该设立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观点的自由讨论中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因材施教。老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要多元化,不能将阅读书籍的数量视为最重要的因素,阅读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思考和成长。对于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思考、发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4)亲子阅读,与孩子在相处中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双减”政策不仅是对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是对于家庭教育的要求。家庭是学生接受非正式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家长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在农村,家长对亲子阅读这种教育方式还不大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教育观念比较滞后,没有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改变农村家长教育观和帮助他们开展有效的亲子阅读活动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任务。从政府出台的相关教育政策入手,给家长深入解读政策的内容。召开亲子阅读教育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讲解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创建舒适的家庭阅读环境。明确亲子阅读的时间。家长固定每天的读书时间,不管是哪个家长陪读,都必须每天坚守,不能因为某个原因而断开或放弃。此外,家庭为学生提供的一般是课外读物,家长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将标准定的过高,将名著视为选择的首要标准,要贴近学校课标的学段的要求。也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将选择权慢慢过渡到孩子手中。针对孩子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议,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