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5R教学法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 申良方[摘要]英语阅读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英语阅读5R教学法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乃至学生的高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前我县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总体情况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阅读方式的使用、学英语的动机、态度,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目前的困惑和教师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等。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客观分析。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英语阅读 5R教学法 现状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阅读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预测和归纳能力的考查,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输出能力的培养,如读后续写等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涉及范围更加全面。除此之外还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然而,常规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一般分为课堂导入、略读、细读和读后活动四个模式化步骤,这些活动大多围绕篇章结构、文章大意、文本表层信息及语言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展开,缺乏对主题语境与语篇的深度分析与解读,忽视对文本所含教育价值的挖掘,致使学生丧失了深度学习的机会,扮演被动的角色,疲于应付教师指令和跟随教学节奏,对阅读难以提起兴趣,从而严重影响阅读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5R教学法作为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形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核心素养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对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和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二、相关研究现状
本研究分别以关键词“英语大单元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等进行搜索,发现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各界学者对高中英语阅读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主题。
1.侧重讨论进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的侧重点。从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概况,研究发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法改进策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热潮。
2.侧重讨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加强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双重提升。
3.侧重在“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的重要性。传统的“阅读能力”正在被“阅读素养”取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不合理、阅读材料单一、教学方法低效、教学评价功利。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研究对象为镇远中学和文德中学高一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发放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4.6%。教室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18分,有效率为90%。除此之外还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观察。所有调查和观察旨在发现学和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存在的原因。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对学生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其结果呈现如下:
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5R教学法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维度,分别是:1.表层理解能力;2.深层理解能力;3.评价性理解能力。对这几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它们的均值分别为:2.98、2.58、2.37。由此可见,高中生在英语阅读各种层次阅读水平能力都十分低下。具体情况呈现如下:
1.在表层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中:总是去通过语篇线索猜测词义的只有21.1%;能通过文章标题、图片预测文章主要内容的学生中,大部分时间这样做的有30%;读完文章,总是能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的学生仅占8.8%;在在通过文章首段去推测全文大意中,从不这样做的学生高达10%;根据文章整体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层次中,高达32.2%的学生通常不这样做,仅仅只有15.5%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这样做;仅有4.4%的学生总是能复述文章大意,写出摘要。由此可见学生的表层阅读能力十分弱。
2.在深层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中:总是去识别作者情感态度的仅仅只有6.6%;总是去识别作者的写作语气的只有3.3%;从不去识别作者的写作目的中,总是这样做到只有3.3%;总是能总结段落的发展过程的学生只有7.7%;总是去区分事实与观点的仅1.1%;大部分时间会分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总是那样做的仅有5.5%;总是评价词汇使用的人居然只有1.1%;只有30.0%的人会去判断句子结构,总是这样做的仅仅只有5.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阅读深度理解的能力相当欠缺。
3.在评价性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中:仅有3.3%的学生总是能针对文中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判断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时,总是那样做的学生分别只是4.4%和8.8%;与他人分享遇到技巧和方法中,总是这样做的只有2.2%;在总结概括一定的阅读技巧中,总是去做的只有5.5%;而我能从阅读中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责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中,总是这样做的只有7.7%;由此可以看出极少学生具备评价性阅读的能力。
(二)对老师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其结果呈现如下:
1.在是否采用大单元模式进行教学的调查中,经常进行和总是进行的人居然都是0%,从不这样做和偶尔这样做的人都只有50%。
2.在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以什么教学为主的调查中,以先讲词汇和句型然后翻译全文和先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再细化知识点的老师各占33.3%;以讲词汇、句型、语法知识为主占16.7%;引导学生根据标题、首句、关键词预测文章走向,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对文章进行续写的教师仅占16.7%。
3.在每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时间中,4小时以上只占33.3%,3—4小时占50%,2小时及以内的只占16.7%。
4.对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调查中,50%教师使用的是讲授法,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法的只有16.7。
5.在对目前的阅读教学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中,100%的教师都认为效果一般,能力提升不显著。
6.在对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调查中,33.3%的教师教材内容整合困难,66.7%的教师认为学生阅读水平差异较大 ,66.7%的教师认为学生对阅读教学兴趣不高,33.3%的人认为教学方法难以有所创新,16.7%认为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
(三)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本研究课堂观察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23年6-7月,通过跟踪体验高中各年级英语阅读课一个月,详细观察并记录教学中的各个细节,全面了解了现阶段镇远县高中英语教师执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方式和理念,真实地掌握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阅读情况。观察结果分析:
(1)教师上课方式:一般而言,英语老师会安排7个课时上完一个单元,主要教学程序如下: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为词汇课,老师着重处理学生读单词或讲解高频词汇的用法,比如固定搭配,词性等。主要通过造句加以巩固。第三和第四课时为英语阅读课,通常第一课时是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及段落大意,并完成教材中或练习册中相关英语阅读练习题,第二课时处理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分析难句长句,讲解文本意思,并讲解知识点。第四课时讲解第二篇英语阅读文本时,一般只是简单地画出文本的重要句型和结构。第五至第六课时为语法课,通常前一课时为理论及例子分析,后一课时为语法练习与讲解课。第七课时为写作课,给学生提供本单元相关话题,要求学生完成习作。
(2)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发现,在英语阅读课上,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不高,表现为心不在焉,课堂参与度低。对于文章信息的处理,学生较依赖老师的讲解,处于被动状态。而对于老师的讲解,全盘接收,没有质疑之声。
(三)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结合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情况,英语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内在因素
(1)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多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仅有42.6%的学生表示喜欢英语;在对英语试题所有题型的调查中,仅占11.2%的学生喜欢英语阅读。
(2)内部学习动机不强。在问卷调查中,31.1%的学生学英语主要是因为兴趣,绝大多数(84.3%)学生表示学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这表明高中生学习英语动机存在功利现象,外部动机是他们当前最强的学习动机。
(3)英语阅读语篇研读能力不强。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在做英语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仅有30.3%的学生会采用猜测方式进行理解;17.9%的人直接放弃;自己先思考,后问同学或老师只有55%;只有15.5%的学生喜欢先根据标题、首尾句预测文章走向,仍有37.9%的学生喜欢老师逐句解释;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总是采用英文表达的方式,激活文本核心话题,复述文本内容的学生仅有4.4%,偶尔这样做到有68.5%;根据标题、首句、或第一段预测文章的内容走向,从而了解文章意图或伏笔的学生中只有59.5%偶尔这样做,总是这样做的人仅有6.7%;只有5.6%的学生做阅读时总是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梗概;28.0%的学生经常挖掘文章细节,梳理情节线和情感线,总是去做的只占4.4%;6.7%的学生能根据阅读内容去推理续写情节,明确写作方向;在做阅读理解题过程中,只有43.8%掌握并能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和他人交流或书面表达时只有2.2%的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6.7%的人经常这样,26.9%从不这样做。
通过主观题的调查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心态方面:a.学生表示常学习态度和状态不好、无法静不心来阅读。b.做题时心慌。c.考试式时遇到不认识单词就心情烦躁,读不懂,从而影响整体发挥、最后乱写。d.句子太长,不想读等。
B、能力方面:a.完全看不懂文章。b.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表达的意思不一样.c.不认识单词、不懂语法、无法翻译句子.d.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找不到中心思想。e.生词和生句不理解、影响自己理解文章。f.无法翻译文章,阅读量大,做不完题。花很长时间记单词但很快忘记。在试卷中觉得熟悉,但想不起来。g.有时遇生词跳过后导致续不懂。
C.方法方面:a.学生觉得不能以英语的思维去推侧、理解文章。b.硬是要把文章逐句认真翻译完才做题,导致时间不够用。说明同学们语言综合能力水平欠佳,整合知识的能力欠缺。缺乏阅读技巧,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不掌握阅读技巧。
2.外在因素
(1)受教师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对教师英语阅读教学的调查中,问及老师如何处理英语阅读教学,多数老师在课堂中更注重对英语阅读的解题技巧的教授,尤其是对文章语篇的处理。通过调查学生认为:只有30.3%的人总是使用阅读教学方法;69.9%的老师主要采用翻译法对文章进行理解,只有48.7%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56.1%的老师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公平全面。而学生对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上,47.1%的学生认为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兼趣味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仅有23.5的学生对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态度很满意。只有39.3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去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责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学校的特点所限制:该校虽然是一所省级三类示范校,但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学生,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师资和课时量受到一定限制。此外,作为一门外语,学校缺少英语阅读的环境与氛围。
(3)社会诱惑和网络文化层出不穷,学生对手机的依恋较大,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自律性低,叛逆心强,加之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学生,得到的家庭关爱较少,家庭监管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很差。
五、结语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高中生英语阅读5R教学法的整体情况,客观地讨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分析其原因。由于各方面因素,该调查的样本范围只局限于讨论了贵州省镇远中学和文德中学高一部分学生英语能力的现状,调查范围和样本量较小,得出的相关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对深层因素有待深入探索和挖掘。本研究尽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讨论的问题也不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全部,但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为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文芳.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59):110.
[2]苟恩建.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生英语,2021(30):59.
[3]李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9)
[4]王树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析[J].校园英语,2019(22):72-73
[5]周彦赟.浅议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8):178-179.
[6]黎清亚.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合教学[J].校园英语,2023(04):21-23.
[7]阮兴武.新教材新高考形势下“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整合教学模式研究[J].校园英语,2022(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