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发展性评价的探讨

作者: 韩旭

语文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思想,是站在评价者生命发展的高度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建构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平等的,都有生命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它不仅关注学生过去与现实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更关注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建立在人生平台上的评价。

一、从评价功能看,强调本体性功能

小学语文学习评价实际上具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功能,一是本体性功能,一是附加性功能。本体性功能是指教学评价与生俱来的原初的功能,附加性功能则是后来由于其他种种需要而加上去的额外功能。当前语文学习评价把附加性功能看作了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功能,即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造成了评价的负面影响。语文学习评价成了单一的语文总结性考试。人们常说“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均把目光集中在考试上,通过题海战术等千方百计去争取好的分数,从而提高优秀率、及格率等各种指标。小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症状的长期存在,小学生学了六年的语文还不能很好地说话、作文、有的甚至错字连篇,都与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弊端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多少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试图谈化语文学习评价的选拔功能,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种甄别、选拔的评价是迫于教育资源、教育机会乃至社会资源限制而进行的,是升学与就业的激烈竞争而赋予的,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行,各种考试制度的改革,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从评价的内容看,注重综合性,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不仅仅意味着语文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同样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内涵,把评价的内容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三个维度:一是知识和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二是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突出评价内容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五个领域:一是识字与写字,二是阅读,三是写作,四是口语交际,五是综合性学习。三个维度五个领域的语文学习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语文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习惯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发展性学习评价还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给予积极评价,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三、从评价的方法看,强调质性评价

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质性评价的方法表面上没有评分、计算等诸多“麻烦”,实际却更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博大的教育之爱,如果运用得好,最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真谛,也最能打动学生的心,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质性评价的方法不追求固定的形式和严格的程序,它的运用贯穿于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整个过程中,具体方法灵活多样。如:无结构的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生活体验研究、写评语、档案袋法、苏格拉底研讨法等等。甚至教师对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是质性评价。可以说,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教师对自己的质性评价。需要指出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从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四、从评价主体看,强调协调互动,多方参与

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解释,通过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与评价要求的差异,能够更自觉地去达到老师的要求。同时,发展性评价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社会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社会开放日”等。不同的评价主体,从各自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的评价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体现了语文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家长的评价反映了家庭、社会对下一代成长的期待,往往能提供教师看不到的东西;同学之间的互评使学生通过评价他人反省自己,能够加深对评价标准、评价要求的理解,提高自己;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多元主体,多方参与,开放互动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