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表扬孩子

作者: 王亚茹 张影影

表扬是老师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用到的重要的手段之一。表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老师们在工作中更加要注意“以人为本”和“情感管理”。表扬的手段运用的得恰到好处、合理,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建立起自信,而且还会诱发出其内在的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但是,如果表扬不得当,也会创成很多麻烦。

表扬要面向全体。因为在传统印象和教学模式中,老师大多数表扬的是那些优等生、在老师心目中是乖孩子的学生。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赞扬也不能只给予优等生,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赞扬的话语可以激励他们快乐学习、努力学习。这样我们就更加不能忽略了那些我们眼中的差生和坏孩子。我们要关注弱势,提供有效帮助。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师在表扬差生时应当用亲切而有激励性的话语点拨他们“我能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多得到些正强化的刺激。对学困生的表扬达到的效果可能比表扬优等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那些优等生,我们在表扬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让他们产生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的情绪和心理,防止“马太效应”的发生。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是显著的。例如,梓涵是学校里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她,班主任更是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回到家里也受到夸奖。但是其他学生却心里很不平衡,“她有缺点,老师还要护着她”。“马太效应”会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这是老师在表扬优等生时要格外注意的。对待学困生时,也要注意“马太效应。”

表扬注意全体是非常有必要的,把握好在优等生和后进生、学困生之间的差异和平衡很关键。

教育如同栽培,树人如同树木。在尊重孩子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来与孩子相处当老师与孩子们建立温暖、相互支持的关系时,孩子们才会感到快乐、放松,从而有动力去学习。在日常的相处中,我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确保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比如言语上的亲昵、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着对话、了解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在我们的班级中,鼓励与赞扬每天都在发生,但是我们的赞扬不是空泛的一句:你很棒。因为空泛的表扬并不能让孩子清楚他们到底棒在哪里。其次,给与其正向鼓励。比如:我们班有一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当他坚持一天没有犯错,我会肯定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孩子,你看你今天都没犯错,你知道吗,我特别为你感到自豪。”这一步是让他明白,什么是好的行为。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对“不完美”的信念,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我们要使用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

当今这个时代,教育权威不再是得到学生认可的唯一理由。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应时而变,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未来已经奔跑上路,我们更要充满信心,与时俱进顺势为,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