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兰蒂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体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要求,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物理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物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此,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素养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如《熔化和凝固》这一节内容中涉及到了液体、固体、液态、固态、熔化、凝固等多个概念,学生们只有深刻理解了基础概念,才能准确分析、判断出生活中的熔化现象以及凝固现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唤醒学生对生活中所接触的固体与液体物质的感性认识,如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其形状与容器有关,固体物质形状比较固定,如冰加热的情况下会化成水,这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认识,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有利于深化学生从物理学视角来形成物理观念,概括出物理概念。

二、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教师发现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可以迅速地理解,同时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作业,而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对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推理能力较差等多种差异化现象的发生,因此教师会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给学生讲解知识点。针对科学思维与创新方面让学生进行分层学习,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最为基本的知识点即可,教师会给学生进行细致讲解以及耐心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学《变阻器》这一节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会给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耐心的分析以及实验的操作,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有思维上的拓展,能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会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给基础较弱的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初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物理实验课占了物理学科重要的位置。实验探究的物理教学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提出物理遇到的问题,从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并作出解决。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新课改下,要对实验过程展开创新的设计,科学合理引导学生,把实验分成小组的模式,根据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运用并展开探究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设实验步骤并按照步骤完成时,通过实验过程验证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并根据结论总结出新的物理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记录和总结,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增加探究精神,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素养。例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的物理实验中,根据实验分成小组,组织成员在实验前做好不同物体的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发掘形式,根据物体的特点结合物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物体密度,并进行过程的记录,实验结束后由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共同总结实验报告。通过自主探究的模式,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四、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物理知识是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的,同时也要回归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所以面对发明创造、物理科学等,要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想的高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正确的认识学科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时,会了解到噪声的产生以及危害,同时要提醒自己不做影响他人生活的事情,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对社会的良好责任感。还如我们会学习能源,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更高效和更可持续性的能源的开发,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的使用新能源,改善当前资源严重枯竭的现象,我们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节约资源,以点滴之力来约束自我,感受知识的力量,这就是建立核心素养的过程。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物理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清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积极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