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

作者: 杨钦红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德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是整体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作为在高中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与素质的培养中具有言传身教的重要职责,并在班级建设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 道德修养 沟通 家校合作

所谓德育工作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素养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引,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得到健康与完善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德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是整体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作为在高中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与素质的培养中具有言传身教的重要职责,并在班级建设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提升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养

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有所不同,班主任自身品德修养、言行举止会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担任起学生生活、做人的导师。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身教重于言传”。所以,班主任必须注重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科研,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德育管理和教育工作,运用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老师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提升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对课堂重点、难点要把握得当,对课外知识更要见识广泛。也要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加强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以自身行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

二、班主任有效实施德育工作,必须对学生的实际状态进行深入了解

高中阶段的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极易被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所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获得正确价值观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并对学生的行为有效规范。基于此,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应当注重德育的渗透实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品德和能力。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系列活动的主体,其实际状态对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获得高品质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状态进行了解与掌握,特别是在进行德育时,学生个人的品质特征以及行为是落实德育的关键之所在,教师只有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上述情况,才能精准地确定德育的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的状态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个人心理状态;其二是学生对待德育的态度。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两方面状态进行了解,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也能够使教师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确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德育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状态深入、全面地了解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前提条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并掌握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同时借助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与及时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机制和沟通桥梁,这样以便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获得满足,这也有助于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引导学习开展德育实践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班主任也重视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教师并未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并且部分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也比较固定,多以说教的方式展开,或者将其当做知识点向学生解读,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这样的德育作用自然是打了折扣的,因此,班主任要采用新颖的、学生接受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要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修养,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劳逸结合。比如利用学校举办的一些大型集体活动、模范引领、班团对建设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开心轻松的状态下接受德育的渗透。

现阶段,德育教育虽然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有的有了一定的开展和实施,但很多流于形式或者干脆就在文字层面,形式大于实质,还没有真正的将其融入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此,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充分的重视。弥补上述缺陷和不足,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德育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良好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我意识。例如,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和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解决困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与同学一起交流感受和感悟,分享收获,让德育落到实处,学生得到了真正的成长。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社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让他们为老人表演才艺,让老人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同样让学生直面某些群体生活中的艰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悟生活,从而学会满足和感恩。为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还可以举办语文和英语课本剧表演活动,让学生围绕着相应的主题自编舞蹈、歌曲、节目等。通过上述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合作、创作能力以及主人翁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开展家校合作,渗透德育教育

家校协作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利用家校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班主任要充分的认识与家长及时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不能犯拖延症。对各种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要在公开坦诚的前提下,和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切实落实,让德育目标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也有体现。家长和班主任各负其责,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家长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并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