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实践研究
作者: 兰光杰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首先教师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通过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其次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施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同时教师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当中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合作研讨,逐步形成物理观念。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物理观念;实践研究
物理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和理解。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物理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教师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基础知识,而且要引发学生对物理世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思考。教学要结合学生现有物理观念,巧妙选择适合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物理知识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与迁移。教师还要通过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通过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物理世界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总体认识。这种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深入理解。把握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教师就要把握初中物理教材当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初中物理教材知识体系,精准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同的教学单元不同的教学课时所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把握不同教学内容当中物理观念培养的不同侧面,强化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思考物理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物理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理解虚像的概念,分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物理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实验来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在实验过程当中通过观察平面镜当中的虚像来感受虚像的含义,并逐步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施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物理观念,学会在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物理世界。学生作为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主体,不断尝试和修正对物理知识的认知,逐步构建物理观念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物理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去思考现实生活物理现象当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探究物理知识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让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悟物理与日常生活当中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对物理观念形成的积极性,也就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的积极性。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物理观念,教师可采用如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当中培养物理观念。教师可采用多媒体PPT展示具有探究性的物理问题,为学生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在探究中加深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如在《摩擦力》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斜面、小车、不同材质的接触面来进行摩擦力的直观演示,还可以利用PPT多媒体动画视频等来展示摩擦力的微观机理以及作用效果,通过动态模拟帮助学生建立摩擦力的空间想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搜集现实生活当中的轮胎纹理、刹车片、滑动轴承等实物模型,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感受不同材质、结构对摩擦力的影响。
三、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合作研讨当中培养物理观念
教师可结合教材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等环节,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当中感受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逐步形成物理观念。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共同交流当中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如在《串联和并联》这一节授课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尽快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教学感受串联以及并联电路当中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要求,准备实验器材,并通过合作完成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在合作小组中通过研讨形成实验结论。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需求,融合多学科知识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手段和方法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物理观念。
参考文献:
[1]陈琴.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4(02):89.
[2]欧彦.浅析学生物理观念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重要性[J].华人时刊(下旬刊),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