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物理教学情感价值观
作者: 许剑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发现,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情感态度方面。开展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仍然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但上课显得好动的学生问教师:“水银温度计为什么不能插入沸腾的水中测温度呢?”教师冷冷地应了一句:“你回去问你老爸啦!”从这个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中,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它暴露出教师对差生的漠视,忽视了情感教育。
2.价值观评价方面。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关注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互动化。教学和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仅凭其中的某一方面,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都难以很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科学合理方式,及时、多次、灵活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如,在学习“水循环”一节时,让学生上网查阅世界缺水,我国缺水的现状,走访当地环保部门收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水污染而造成危害的详细材料和具体数据,这些材料是触目惊心、令人震撼的。学生知道污染引起危害的严重性的同时更加增强学好知识治理污染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评价方式多元化。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同样适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我们不能忽略了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但应改变这种单一形式,给予多次机会,采用多种方式如开卷、闭卷、竞答、辩论、自编、自测、自评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评价中,不宜评定“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应该采用笔试、实验操作与学习档案等多种方式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反映不同的侧面,在很多情况下不具可比性,所以不宜按某种权重对各种评价的结果进行合并,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或等级。
3.评价模式过程化。提倡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档案中要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完整资料,如,在探究活动中最出色的表现、被否定过的观点、疑难问题解答、错题集、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记录过程、学习方法和策略、小发明、小制作的设计、学习体会、教师给自己写的评语等。提倡“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由教师和学生把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客观描述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表现情况。建立学习档案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评价,了解有哪些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应该怎样去思考和探究物理问题;学生针对学习档案的内容进行反省和自我评价,使学生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
4.评价表现动态化。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技能、实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更为合适。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针对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情况,应怎样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教师可以考察和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观察学生表情、实验操作的行为、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及与学生合作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他获取知识的途径、设计实验的思路、实验后的感受等来作出综合的评价。
总之,我们要对新课程中实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进行反思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变式,探索更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情意评价真正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