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

作者: 吴东萍

“亲其师,信其道”源自《学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多么精辟的一句话,一语道破了一个道理:学生只有在心灵上真正接近你,进而喜欢你,他才乐于接受你的教诲。

一.“有效联系”是关键

人与人之间需要联系。当你处在可靠、健康、互相关爱和令人满意的关系时,身体、智力、情绪等一切都会运行得更顺畅。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建立积极、舒适、安全的关系时,他们会更快乐更有效,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很少有行为问题。“有效联系”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有效联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有效联系”是接受每一个学生。

二."假装糊涂"是宽容

一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常常违规的学生,他们人数虽少,但影响大。我认为,对这类学生,教师多一份宽容,少一点斥责,效果会好些。假装糊涂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也是给老师一个了解情况的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关注细节”是大爱

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管理,处处都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获得一些机遇,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在学校,细节无处不在。老师的每个细小行动都是无声的教育,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充满友善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问候……这些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能给学生带来甘泉和雨露,从而会对他们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地上的纸屑是否主动捡起,穿着打扮是否得体,说话语气是否注意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许,一个细节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批评无痕”是尊重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这剂苦药包容了教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被学生体察到。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只有在无痕的批评中,学生才能理解什么是尊重。魏书生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同武林高手“踏雪无痕”一样,于平静舒缓中显示出他的强大威力。批评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

虽然,教育工作是一项既琐碎又繁杂的工作,只要老师们付出耐心、细心和恒心,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做学生信赖的知己,我想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