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画图策略 丰富解题途径
作者: 祝子红
小学低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迈进的阶段。如何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学习画图初始,让数学美感化。
低段孩子涂涂画画是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画图策略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通过画简单的符号来代替实物理解“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加减法的意义”、“平均分的意义”,通过画线段图来表达图的含义,发现数学画图的简洁美。
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重复的奥妙》时,运用图形、符号、数字等方式来表示规律,使数学产生简单、明了的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学生“作品”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并提高学生画图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理解问题,让思维可视化。
画图是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中最基础、最直观、最易理解的一个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必须养成学生主动画图的意识。在探索加减乘除法算理的介绍时,经常会使用画图来展现算理,理在图上,清晰可见,理解透彻。例如在探索14×12的算理和算法多样化。教材列举了三种算法:1、14×12=14×6×2;2、14×(10+2)=14×10+14×2;3、14×12=10×10+10×4+10×2+2×4。通过算式计算过程和点子图的结合,更有助于14×12=?的算理理解。
三、交流画图方法,让画图多样化。
在一上数学出现排队问题时,小朋友容易混淆,如果通过运用画图策略来帮助孩子理解题目意思,正确率能提高很多。
如:淘气排在一个队伍里面,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个,从后往前数,他是第8个,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学生读题后,发现有点说不清楚,很多孩子选择了画图法,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人,根据“从前往后数,第5个是淘气”这个信息思考怎么来画出淘气的位置?然后根据“从后往前数,淘气是第8个”又该怎样怎样画出淘气后面的小朋友呢?学生通过思考,画出来下图。
由于每个孩子的想法不同,算法不同,列出的算式也有不同,有以下几种列式方法:5+8-1=12,5+7=12,4+8=12,4+1+7=12。但是不管是哪个算式,学生都是通过画图法明白淘气被重复数了两次,所以求:“这一排一个共有几个小朋友?”时,要去掉多数的一次。
画图,是学生对数量关系表达的另一种“语言”,而这个“语言”能更具体、更形象地把数学的的本质属性展现出来。只要我们坚持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的画图意识、画图能力进行培养,相信“让画图帮助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不会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