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细雨,润物细无声

作者: 唐文锋

一、理论结合实际,理顺问题所在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多一点幽默与风趣,多一点宽容耐心,多一点言传身教,学会沟通与倾听,学会激励与“冷却”,学会赞赏与“惩罚”,赏识每一个孩子,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当时我接手教三年级的数学,班上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名叫小杰,一年级时由于脑袋出现了一点问题,到广州大医院做手术,之后休学一年,第二年再重新读一年级,很多人都认为他学习跟不上来,最终导致了他的学习一天不如一天,他也自暴自弃,导致他上课也变着法儿跟上课的老师对着干,久而久之,在老师的眼中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学生,老师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方法,家人也绞尽脑汁,但是他就是不会改变现状,甚至越来越糟糕,上课不但不听课,平时一节课至少说六十次以上“我是傻子”,说这话时还要脸带笑容对着老师说,有种挑衅的味道,严重干扰老师上课,很多老师对他都无可奈何……

通过和其他老师的沟通,觉得有一个地方怪怪的,为什么小杰在课室上课,在课堂上都会至少说六十次以上“我是傻子”呢?说这话时还要脸带笑容对着老师说,这明显是不合理的,他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作为老师真的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吗?这让当时的我十分的迷惑,作为他的数学老师要如何破局,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小杰真正想表达的是不是:“不要放弃我,给我机会,我也能成为老师心目的优秀学生?”难道这就是小杰同学内心真正的心声?

二、理论结合实际,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钱志亮说过:“当孩子犯错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孩子、教训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导他自我反思,唤醒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批评的内核,应该是引导和鼓励,是让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为了不重蹈覆辙,痛定思痛,我决定用不同以前老师的方法来试一试,在一节课下课时,表面上是随意的叫小杰出来跟我走一走,小杰当时的反应是:当即就说:“我不跟你走,你们老师每次都是说我的不是,我才不跟你走呢,你以为我真的是傻子吗?”我当时就说“我认为你很聪明,我想给你做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真的。”小杰立即说:“唐老师,你真的给我做数学科代表的话,我跟你走。”跟着我走,差不多走到教室办公室时,不走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走?他说进教师办公室每次老师都是说他的不是,说我不要再骗他啦!我对他说:“谁在家里带你?”他说:“是妈妈。”我又接着问他:“你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打电话给你妈妈,说给她听,你做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这样行了吧!他笑着告诉我他妈妈的手机号码,当我打通他妈妈的手机号码时,我对他妈妈说:“您好!你是小杰的妈妈吗?我是这个学期小杰的数学老师,我觉得他很聪明,想让他做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他妈妈说:“老师,我知道了,每次老师打电话给我都说铭杰做得不好,都在投诉他,我已经习惯了,你不要再骗我啦!”我接着说:“我现在才接手这个班,你相信我这一次好吗?”他妈妈说:“好吧,我就再相信你一次。”我紧跟着说:“请你相信我,我们一起努力,或许能更变呢!”当时我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做好,只想着能上课好上就很好啦!他妈妈说:“好,我们一起努力,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好。”其实作为母亲在家带两个儿子(小杰是双胞胎,他是哥哥,他还有一个弟弟)挺不容易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赏。

当天晚上,小杰回到家后,很高兴地对他妈妈说:“老师说我很聪明,但是我不会做数学题,你能帮帮我吗?”,他的妈妈就开始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而且小杰比任何时候都学得认真,只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实,学起来比较吃力……

在学校每次的数学早读课他都很认真的带着全班读数学的知识点,一开始,同学们也偶而会对他有点小意见,因为他读不准确、语速也把握不好等诸多问题,作为老师的我,在旁边给他鼓励和加油!让他坚持下来,下课他对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我就耐心地进行讲解,在课堂上创造一些机会给他回答,增强他对学习的信心,尽一切可能的帮助他。

通过努力,他终于不负众望,第一单元测试终于考到50多分,我走到他的身对他说,现在你看看,哪些你不用老师评讲都会做的,他真的找到一些题目,不用老师评讲都会做的,我当时就对他说:“你再加把劲,就及格了。”他当时就笑了笑,第二单元居然考了70多分,慢慢地他走上了学习的轨道,中段考试居然考到了95分,我的拍档说:“我教了30多年书,没看过哪个老师能这样的,居然能把20多分的孩子,半个学期弄到95分,太了不起啦!”其实又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的艰辛!

由于小杰的成绩得到快速的提升,自信心也开始跟水涨船高,让他对各科的学习也有所改观,慢慢地各科的任课老师也有意识地认识到他正在变好,改变了以往对小杰的态度,让陈铭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就这样走进了学习的快车道,不再让老师和家人担心,而且让老师和家人慢慢地变得放心起来,和同学也相处得比较融恰,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认为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而是主动学习的人,从这以后小杰变成了一个主动好学的孩子展现在老师和家人的面前,特别是他的妈妈开心得不得了,他妈妈很真诚的对我说:“唐老师,谢谢你,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如果不是你,真的不敢想像他会变成什么样。”

三、理论结合实际,学会换位思考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学习就像走迷宫,你如果没有方法,一天都走出不来;但你一旦掌握了方法,一会儿就出来了。

在辅导小杰的时候,用得更多的是鼓励、肯定、表扬、欣赏,得到了老师和家人“不一样”的关怀,他一天比一天进步,作为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该怎么做,而不是和他讲所谓的道理,由于他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课堂上再也不会弄出不和谐的事来啦,其他老师也陆续开始表扬他啦!他特别的高兴,对每一科都开始认真的去听课,偶而他也会得到其他老师的表扬,虽然他的基础知识以前学得不够扎实,但是他现在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其他同学看到全班最“差”的小杰这么快就进步啦!同时也为其他孩子点燃希望,真正起到带头的作用,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